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
[澳]罗德尼·哈里森
评分 9.1分
近年来批判遗产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y)是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最具思辨性的学术方向,而本书是该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之一。作者借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表征政治、话语建构等学说,对当代主流的遗产观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重新审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官方与非官方遗产的关系,提出了更具包容性和对话性的遗产模式。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鼓励学者们采
英国城市更新
安德鲁·塔隆 (Andrew Tallon)
评分 8.8分
日本文化图典
日本平凡社
评分 8.5分
日本百科图典代表性著作,畅销日本数十年 4000项文化手绘图,辅以图注解释,记录日本千余年来的工艺技术演进 涵盖衣食住行、科技工艺、民生文化,9个类别250多个专题 深入生活,关注细节,体会日本文化生活中细微的神髓 ◎ 编辑推荐 ☆ 日本文化百科图典,涵盖衣食住行、科技工艺、民生文化
陈从周说古建筑
陈从周
评分 7.9分
《陈从周说古建筑》是陈从周先生考察、研究、评价中国古建筑的文集,分为四部分:“探幽”“概说”“随笔”“游记”,并附有“说园五篇”。“探幽”一章为作者对多个代表性古建筑如苏州旧住宅、扬州的园林和住宅、岱庙、恭&府等的详细考察。“概说”一章为对中国古建筑的工艺、技法、特征、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等进行多方面的介绍与评述。“随笔”一章篇幅短小,为作者在走访考察和研究古建筑过程中写下的兼具知识性
香港造城记
谢尔顿 (Barrie Shelton)
评分 8.3分
被误解的包豪斯
张云亭
评分 7.6分
本书是一本带有强烈主观特色的讲述西方建筑史的图书。书中作者重新梳理了包豪斯短暂的历史成就、包豪斯风格、包豪斯教育体系和包豪斯理想等。作者还亲自到德国拜访了包豪斯的三次迁徙之地,在各地的档案馆进行了相关文献研究,同时,她还采访了超过20位如今仍然与德国包豪斯领域相关的从业 者。这让她得以跳出传统包豪斯历史研究仅仅是根据历史线来写作的方式,将历史从过去延续到现在。 “关于包豪
建构建筑手册
[瑞士] 德普拉译斯(Deplazes,A
《建构建筑手册》这本书将向学生与专业人员们介绍这些基本原则,它所阐述的综合方法,将专业的技术知识与所举建筑诗歌般的美感及其文化与历史背景知识结合在一起。建筑不只是技术与工程的展示,还是人类意志力的艺术和创造性的行为的载体。如果能够掌握构造技术的原理,就可以更有效地将这种意志力物化为实体。 介绍 前言 如何使用本书 <p
山西古建筑通览
李玉明主编
评分 9.2分
为了使人们对山西古建筑有个槪括的了解,山西省地名委员会和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硏究所将山西现存古建筑的精华汇编成册,定名为《山西古建筑通览》。这本画册,既有近期的彩色照片,又有简略的文字说明,读来引人入胜。一册书在手,便可通览山西古建筑之精粹,领略历代文明之秀美,赏心悦目,使人受益匪浅。它既可成为学术界、建筑界及古建筑硏究者的助手,以利于对历史文物和古代建筑的保护硏究工作,使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得以
不朽的林泉
高居翰
评分 8.1分
本书作者高居翰是著名中国艺术史专家,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荣休教授;黄晓、刘珊珊为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三人的“远程合作”造就了本书。 本书纪念的是一个业已逝去的世界。往昔的胜景不在,但幸由中国古代的那些伟大画家,借助他们的杰作,我们得以感受那些美好乐园的流风余韵。三位作者一起首次对中国绘画作为视学记录和美学再创造的功能做了探讨,该功能在书中的落实点——便是中国园林
长夜的独行者
张琴
评分 9.3分
童寯,字伯潜,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依他的故友、著名建筑师陈植的看法,“老童是中国建筑界在理论、创作、著述、绘画方面唯一的杰出全才。” 青少年时,童寯曾师从于桐城吴闓生,打下深厚的古文功底,对中国古典诗词也颇有研究,倾心于其中淡泊隽永的意境。后又师从著名山水画家汤定之,娴熟于传统的绘画六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期间,屡次在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中
苏州古典园林
刘敦桢
《苏州古典园林》(精装)是研究苏州园林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总论和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实例部分共介绍15个园林实例。包含黑白照片约500张,墨线图300幅,文字约5万字。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野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东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由于苏州具有经济、文化、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精华在江南,江南园林艺术造诣之精在苏州。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由于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极利因水就势造园,从而形成了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刘敦桢院士深入考察、测量,历经多年整理出版的重要著作。本书分总论和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实例部分介绍15个典型的案例,包含黑白照片500张,墨线图300幅。本书是研究苏州园
欧洲大教堂
朱子仪
评分 7.3分
本书主要选取欧洲79座宏伟的教堂进行建筑风格分析,穿插建筑的历史和趣闻轶事;书后另有30座比较著名的教堂简介,可以说本书囊括了欧洲大部分知名教堂,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不同时期教堂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沿革。
礼乐的风景
毛华松
评分 暂无
《礼乐的风景 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建筑意匠与历史中国书系》以宋代城市文明演变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的定性定量解读,建构宋代城市生活的文化图景,进而结合方志图文、园林遗迹中的系统案例来分析、归纳公共园林建设的智慧经验,有助于拓展以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线的历史园林研究现状,对反映我国在风景园林建设方面的历史成就及提升当前城市风景保护和建设,具有理论拓展和实践指导的积极意义。<
中国纪行
[日] 伊东忠太
★《中国纪行》一书是日本建筑学巨人伊东忠太进行建筑考察旅行后出版的《见行学纪》中的中国部分。作者通过观察、描绘,记录了作者在中国考察时的各种所见所闻。 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法、考察实测法和文字考证法,按照不同地域,对中国建筑、水文地貌,以及人文风貌都进行了深度考察和研究。书中有大量作者实地拍摄或手绘的建筑及构件图片共计百余幅,涵盖了地图、建筑临摹、风景草绘、实物素描等。这些手
云冈日录
[日] 木下杢太郎
★探寻云冈石窟佛教造像的艺术渊源与美学发展 ★力求无限接近中国造像美学发展真相 ★展示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取向与精神境界 **************************************************************************************** ★《云冈日录》是
奥列佛风景速写教学
[美] R. S. 奥列佛
评分 9.0分
《美国设计学院教授讲课手稿:奥列佛风景速写教学》主要说明了如何使用各种绘画媒材与技巧来进行快速而有效的速写,也对透视、构图、色调、质感、暗部与投影等一些素描基础要素作了简要的介绍,《美国设计学院教授讲课手稿:奥列佛风景速写教学》并不过分强调技巧,或重视某一技巧而看轻另一技巧,而是注重通过简单而直接的勾勒和色调、阴影与色彩的作用来增强速写的画面效果。 如果说不同纸张上用铅笔
西洋名画巡礼・建筑讲话
丰子恺
评分 8.4分
本书是丰子恺艺术读物系列中的西洋名画巡礼,建设讲话分册,全书共分两大部分,分别对西洋名画及建设艺术作了一次全方位的讲解,本书内容全面,形式新颖,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可使您提高艺术素养,增长见识。
建筑师解读海德格尔
(英)亚当·沙尔
评分 8.0分
《建筑师解读海德格尔》共分为绪论、山中之行、定位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建筑思想、海德格尔与建筑师5章,主要内容包括:物、亲密性、如此看上去、“物”和“物体”等。《建筑师解读海德格尔》所作出的简明介绍,对建筑师、建筑学设计专业的学生和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的学生来说,是思想典范,值得一读。
德里纳河上的桥
[塞尔维亚] 伊沃·安德里奇
《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小说,仅用20多万字的篇幅就概括了一个国家450年的历史。它既准确地描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维合格勒城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也细致地勾画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场景,成功地塑造了几十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 德里纳河上的桥即是作者构思的焦点,几乎成了小说主人公的化身。它在地理上连结着东方和西方,在时间上联结着过去和现在。“桥”,它更像人民
南京民国建筑地图
刘屹立
这部由本地“大神”原创的《南京民国建筑地图》,用图文并茂的便携口袋本的形式,一举汇集了南京民国建筑的全部精华。 全书介绍的南京优秀民国建筑多达630余处,并独创性地将分散的民国建筑串连设计成了7条完整的参观路线,首次具备了实用功能。 书中将南京民国建筑按街巷沿线门牌号码,一个不漏地有一处讲一处,巨细无遗。不仅提供每处建筑的精确地址、背景信息和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
赵扬
评分 8.6分
本书记录了赵扬十余年的建筑实践及求学生涯,可以看到一位青年建筑的成长历程,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又重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建筑观”,认为建筑师不应该固守理念,要放下对作品的执念,让建筑不断地向现实敞开心扉,自然生长出它该有的样子。好的房子,是建筑师和主人共同的作品,它不抗拒生活,而且因为生活,变成了更完整的场景。 这本书是建筑师赵扬自我解剖、反省的成长笔记,真实记录建筑师琐
安徽民居
单德启
本书以大量的调研图片、工程实践、相关论文及著作为基础,对安徽徾州民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了安徽徾州民居的文化背景、变迁、发展和完善。第二章介绍了安徽徾州民居聚落的缘起和发展演变及聚落的特征、构成和空间序列。第三、四章以建筑为主,分宅居和公共建筑两部分阐述了建筑的主要特征、平面类型、构成元素和单元组合。第五、六、七章以建筑装修装饰为主,论述了建筑的装修装饰构件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和建筑匠师建造了无数的建筑物,许多古代建筑遗存至今,具有优秀的技术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发展的专门著作。书中对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进程作了阐述,还对建筑工程做法、技术经验和成就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全书共分十五章,按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中国庭园记
叶广度
本书始于作者一九二九年自日本考察归来,一九三三年以“中国庭园概观”之名于由南京钟山书局首次出版。(本次出版改名为“中国庭园记”)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主要从“中国庭园史略”“中国庭园在艺术史上之位置”“中国庭园的组织”“西湖与中国庭园”“中国庭园与法、日庭园比较观”方面叙写中国园林美学。作为一部首次系统介绍中国庭园美学的小书,作者并未按中国庭园演进的轨迹论述,而是试图为中国的庭园美学得出其简约规
恭王府风水大观
张一指
恭王府整体及局部,甚至每一处建筑及景观,所蕴含的风水意象,一次次令人震撼。揭示其风水意象的过程,犹如一次神奇的发现之旅。 风水学的意义,在于建筑本身。人的生命不过几十年而已,而经典的、合于风水学原理的建筑,其生命旺势则可达数百年乃至更久远。 恭王府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建筑、文化的遗产,它留给我们的对风水学的应用、阐释和验证,同样无比珍贵。
广东民居
陆琦
《广东民居》介绍了传统聚居形态和空间格局,分析了各体系民居特征及其艺术技术和营建经验,并就历史街村与民居建筑的保护、持续发展与借鉴提出见解。广东地属岭南.其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人文习俗、民族迁移、社会进展等形成了以广府、湖汕、客家建筑文化三大体系为主的广东民居特色,而近代外来文化影响又使侨乡民居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
徐飞鹏等
本书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建设部的科研项目。并得到日本丰田财团资助,由中、日双方近代建筑史研究会合作研究的成果之一,对亚洲及世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建筑保护、修复、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
侯幼彬
本书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的科研项目,并得到日本丰田财团资助,由中、日双方近代建筑史研究会合作研究的成果之一,对亚洲及世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并对建筑保护、修复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陈志华
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热潮。这股风也吹到我国,但我们对它的基本理念其实还很隔膜。陈志华先生用自然优美、精确平实的笔调,从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民俗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意大利近二十个历史文化古城、数百栋古建筑和对它们的保护。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对意大利人民尊重文化、爱护古建筑的非功利性态度和科学精神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对当前世界上关于保护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