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焚柴记
(日)新井白石
评分 8.9分
见过希特勒与救过犹太人的伪满外交官
杨明生
评分 暂无
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葛兆光
评分 8.0分
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么? 在这十讲里面,我讲到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还从家族和仪式讲起,说到儒家和古代中国政治学说的形成,也简单地从老子到庄子,讨论道家的思想和影响,还讨论了古代中国和外部世界交往的途径,当然主要是从佛教进入中国的途径说起的。另外,还介绍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方法、技术和影响,其中特别重点地介绍了观音信仰和禅宗思想。最后,我还特别介绍古代中国
1860年征战中国记
布隆戴尔
评分 7.4分
《1860年征战中国记》主要内容:安托万•布隆戴尔将军并没有随军前往中国参与1860年的远征行动。他一直留守在巴黎的战争指挥部中,并作为一名上尉,代表陆军大臣朗东元帅负责监督远征行动的组织和进展工作。 1862年,布隆戴尔将军出版了官方报告《1860年征战中国记》(事实上报告是由他手下的一名上尉所撰写),《1860年征战中国记》借鉴了大量官方文献,并由法国国家印刷局出版发
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
鲍俊林
评分 8.1分
《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复旦博学文库》一书分为12个章节,围绕明清时期江苏海岸盐作活动时空分布变化,探索海岸自然过程、社会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的互动关系,刻画明清江苏海岸人地系统构成要素运动基本规律、内部迁移变化与区域特征,总结历史时期海岸人地关系变迁。通过历史文献与现代模拟结合、多学科多要素综合研究,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并主要依据明清多部盐法文献、官私*述,以及古地图、
轻诉
李小璐
评分 5.8分
黄河与中华文明
葛剑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的保证和象征。那么,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呢?她和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孕育出辉煌的文明,她的独特面貌是如何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治理呢?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先生撰写本书,即讨论、阐述了这些问题。葛剑雄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是历史地理领域的一流专家,他师承谭其骧先生,多年来一直关注河流文化领域。本
陆上行舟
[德] 维尔纳·赫尔佐格
评分 9.6分
维尔纳·赫尔佐格是德国电影新浪潮的灵魂人物,一生拍摄电影逾六十部,在剧情片和纪录片领域都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大多以狂热、孤独的狂想者为主人公,强调人力与天意的对抗,很多作品具有寓言性质。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曾称赞他是“当今最重要的电影导演”。 在本书中,赫尔 佐格全面回顾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其中涵盖了《阿基尔:上帝的愤怒》《陆上行舟》《卡斯帕·豪泽之谜》《诺斯费
今日以色列
杨曼苏 编
评分 7.1分
以色列,地处民族、能源、宗教相对集中的地区,动一牵百。在那里,矛盾错综复杂,它也经常在许多热点问题上发挥作用,所以以色列一直是世界各大媒介关注的焦点,这促使人们更想进一步走近它、了解它。而本书所能做的,就是帮助你去揭开覆盖在它身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
大抉择:大变局中的袁世凯
马平安
成为科学家
腾讯青年发展委员会 著,(瑞典)尼古拉斯·埃尔梅赫德 绘
本书讲述了屠呦呦、钟南山、张益唐、王贻芳、常进、鲍哲南、颜宁、许晨阳、莉丽莎·兰道尔、马克·麦考林这十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的“人物故事”,真实呈现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成长经历、对科学启蒙的认知过程和探索未知领域的艰难与突破。书中的科学家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形象:屠呦呦“不喜欢场面事儿,只想研究青蒿素”;钟南山说“我们要讲真话,对得起病人”;发明人造皮肤的鲍哲南觉得“工作对我是一种追求,但家庭对我更重要”;生物
走向大众的“计然之术”
张海英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全面转型的一个历史阶段,商业不仅高度发展,其职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仅出现了各种商业团体、商帮商会,而且关于经商之道和经商指导类图书(书稿中简称为“商书”)也开始摆脱秘传手抄的形式,化作公开出版物。而且,这些商业书不仅堂而皇之地作为“大众读物”出现在市面上,还广受欢迎,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日益繁荣对社会观念所造成的影响。本文分三编介绍了明清时期商书的发展
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
[美] 约瑟夫·麦克布莱德
一部斯皮尔伯格百科全书——历时18年采访,经过3次修订,完整呈现百亿美元票房导演的电影圆梦之路! 追忆《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等票房神作的台前幕后,327位电影及相关人士诚挚分享。 翻开本书,获取斯皮尔伯格缔造票房神话的密码。 作者麦克布莱德自1993年开始,18年间采访了327位电影人及斯皮尔伯格亲友,写成这部50多万字的巨著。首版于1997年在美国出版,
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
[美] 马丁·威纳
评分 8.2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I业国家,但是英国中上阶层人士从未对工业主义有过好感。本书引用小说、艺术、诗歌、政论、哲学、社会惯习等诸多方面的文献,生动地探讨7英国文化对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现代工业社会的抵触和批判。从19世纪中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思潮深刻地影响了英国文化:包括文学、报纸、建筑,以及社会、历史、经济思想。学术界过去一直将英国这种注重享乐不思进取(即重生活质量不重GDP)状况称为“英
民国军事史略稿 全四卷
姜克夫
《民国军事史略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中华书局合作出版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之一,以年代为纲,记载了上起晚清创建新军,下至解放军进军西藏为止数十年间各主要军事集团发展、重要战役和军事事件,以及时期部队编制、装备、序列演变情况,是迄今为止少见的民国时期军事通史。全书共分四卷,自1987年开始出版,至1995年出齐,具体如下: 第一卷,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198
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
周燕
《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李明 研究》讲述了明末清初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个辉煌时期,耶稣会士是成就这一辉煌的主力军。由于耶稣会士的博学和他们“适应政策”的需要,他们对中国文明的认识和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了以前甚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欧洲人。李明就是这样一位耶稣会传教士。
中国家谱总目(全十册)
上海图书馆 编
评分 9.1分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以其广泛而又微观的历史记录,与正史、方志鼎足为中国史学三大支柱。然而与正史、方志不同的是,家谱从来分散于民间和收藏者手中,其特有的史料价值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运用。今上海图书馆在其号称“中国家谱半壁江山”的馆藏基础上,又广征国内外民间及收藏机构的家谱资料,编纂成皇皇大观的一部家谱总目。该总目对现存中国家谱的修纂、年代、版本、各姓氏先祖、收藏者等情况作了较详尽的著录,为
巾帼英雄第一人
庄昭
该书是根据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关于要重视挖掘和利用广东历史文化资源的指示精神而组织编撰出版的。本套丛书是树立广东文化形象的一个系统工程、品牌工程,使其在擦亮广东文化品牌、提升广东文化品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展示了广东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了广东的文化品位,培养了广东人的文化素质。本书介绍冼夫人的生平事迹,她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建立了不朽功勋;她拥有高尚情操,伟大精神;她享有崇高威望,影响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
[美] 约翰·托兰
【内容简介】 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亚洲发动战争,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偷袭珍珠港,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激战,直至最后被迫投降的历程。 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
变风变雅
陆胤
评分 8.5分
《诗大序》曰:“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在风雅正变的话语中,“变”只是一个脱离常轨的时刻,最终还是要回到“经”与“正”。但清季民初“变风变雅”的正面化,却萌发了“风雅”独立于“政教”的可能。 本书所集文字大致围绕着一个问题,即清季民初诗文、学术二者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此类讨论当然不限于考索文学文本或学人文献中的政治本事,更非出于机械的社
科学简史
[德]恩斯特·彼得·费舍尔
评分 9.0分
以炼金术为主业的牛顿,一生都在生病的达尔文,为“熵”而战的玻尔兹曼,以思考为乐的爱因斯坦,哥本哈根精神领袖玻尔,撼动星球的冯•诺依曼,孩子气的天才物理学家费曼……这本书带你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到费曼的诸多伟大科学家。他们的生平与科学事业串起来的,就是一部生动有趣的科学史、人类史。除了他们的科学贡献之外,你知道他们私下都在想些什么吗?你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出那些开创性的科学理论的吗?我们都知道牛
爱尔兰大饥荒
(英)彼得・格雷
评分 7.5分
19世纪的爱尔兰人,大部分为农民,是欧洲最贫困的居民。马铃薯是他们赖以维持生计的唯一一种作物,然而那些地主们,即英国人,却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1845年秋天,一种不为人知的病害使马铃薯受灾。自然灾害以及政治压迫迫使人们揭竿而起,但最后失败。彼得・格雷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披露:一百多万爱尔兰人死于饥荒,这一惨剧却激起了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在它的指引下,爱尔兰自由国家于1922年建立。<
恭亲王奕䜣
董守义
奕䜣,清朝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大名鼎鼎的恭亲王,既是当日中国最反动最保守的社会集团——皇室的骄子,又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他既在竭力地扶植和挽救大清江山,又在瓦解和破坏它的根基;他既忠于成丰帝和慈禧太后,又经常与他们柢牾和争吵;他标榜礼义,却又疏于礼仪;他热爱并精通中华文化,却又热情地迎接世界工业浪潮的到来;他深深地热爱祖国,却有时又放手出卖主权。 在他的性格中,有傲岸,谦卑,坚强,妥协,狡猾,幼稚,
说不尽的盛唐
吳宗國
评分 8.4分
本书以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授的隋唐史课程为基础,经过多次整理、修订,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隋唐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经济文化成就、重要制度之兴废及发展脉络等,均有深入精当的解读。对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在造就盛唐中的作用,对于文化、宗教、艺术诸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新的探讨。语言深入浅出,结构清晰,体系完备,既可供授课参考,也可作为了解隋唐历史的普及读物使
汉藏史集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
《汉藏史集》成书于明代。该书对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历史,元朝在西藏的军事、赋税、设立驿站、法律、本钦的委任等元朝与西藏的关系方面有详细记载,是一部研究和了解元代西藏历史的重要文献。 陈庆英,汉族,1941年生,祖籍广东。有名藏学学者,研究员。独著或参与编著作品有:《帝师八思巴传》《北京藏传佛教寺院》《西藏通史》《西藏历史》《达赖喇嘛转世制度》《活佛转世:源起?发展?历史定制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
步平
日本化学战问题不仅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影响中日关系的现实问题。历史上,日本军队曾在中国进行化学战,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现实中,日本遗留在中国的化学炮弹、炸弹毒剂等,仍不时在危害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系统清理日本的化学战问题,不仅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亦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步平,1948年7月生于北京,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日本新澙大学,横滨市
廿二史札记校证(上下册)
赵翼
评分 9.3分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套装上下册)》是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部著名的读史札记,为史学工作者必读书之一。《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套装上下册)》对各朝正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分析考辨订正了重要的史实。王树民先生所作《校证》,对其书中引用的资料逐条校核,纠正了不少错误。自一九八四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欢迎。这次重印,整理者又对全书的内容作了修订补充。
埃及四千年珍宝
[英]丹·史密斯
古埃及文明留下了诸多众所周知的物品和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国王山谷、梅农巨像、奈菲尔提提的石膏半身像、图坦卡蒙的金面具、阿布辛贝神庙和罗塞塔石碑等都可以迅速被认出来。古埃及的寺庙、墓葬以及古物以超凡的美丽每一年都吸引数百万游客前往埃及和全球各地的博物馆。 本书讲述了许多关于这些众所周知的地点和宝物的故事,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不那么被人们熟知的物件——不过它们也同样壮观。文
DK历史百科
英国DK出版社
评分 7.8分
DK《历史百科(全彩)》内容简介:从文明诞生之初到文化飞速发展的今日,《DK历史百科》带你穿越历史上那些影响深远的事件,让你领略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智慧。从《汉谟拉比法典》到文艺复兴,再到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段又一段的历史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本书用简明的图表和精美的图片将历史上的重要概念及主题进行了阐释。远至恺撒大帝,近至奥巴马总统,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领袖、思想家,以及重要
清人日记研究
孔祥吉
评分 7.7分
要认识一个历史人物,最简洁的办法,莫过于细读其日记。本书收录了作者对谭嗣同、袁昶、张之洞等人的日记的读后感,并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内容包括《清人日记琐谈》《难得一见的百日维新史料——读唐炬〈留庵日钞〉未刊稿本》《袁昶〈乱中日记残稿〉质疑》《掀开历史人物的面纱——读〈张荫桓日记〉有感》等。 孔祥吉,历史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