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的封面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

凱瑟琳・山德森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时间

2020-07-3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0.39MB

评分

★★★★★
内容简介

為什麼人們面對暴行卻不願挺身制止?

道德勇氣並非與生俱來,無所作為才是人性!

2011年,中國佛山市一名兩歲的小女孩被車輾過,在她倒地流血的十七分鐘內,至少十八個行人路過,卻無人伸出援手。

1964年,美國紐約市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上被歹徒持刀攻擊,期間總共有三十八位目擊者聽到呼救。

有人開窗查看、有人從窗台大聲呼喝,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暴行,甚至沒有人報警,凱蒂最後被刺身亡。

許多暴行、慘案發生的當下,並不是沒有目擊者,但大多數的人選擇保持沈默、無所作為。

本書作者凱瑟琳・山德森教授,從心理學、腦科學、生物學、經濟學等不同角度,探究惡行發生當下,這群「良善之人」為何冷眼旁觀,

這樣的行為又如何成為暴行背後的隱形推手,以及怎麼鼓舞人群採取應對行動。

本書的前半部說明導致好人作惡的情境與心理因素(第一章),而這些因素會造成一種更常見的現象,就是我們面對他人惡行時的沉默無為(第二到五章)。

接下來,在中小學校園霸凌(第六章)、大學性騷擾(第七章)、職場不當行為(第八章)這些特定的現實情境中,這些因素會如何克制旁觀者的行動。

最後,本書檢視有些人更容易挺身反抗他人的原因,以及我們能從這些反叛勇者身上學到什麼(第九章),並在末章做策略探討,使我們能在別人亟需救援時更勇於發聲、採取行動。

挺身而出、做對的事情,其實並不容易。

本書能夠使讀者了解有哪些阻礙導致人們袖手旁觀,並提供在個人生活中抗拒這類壓力的實用策略,

克服生理與心理上的機制,進而找到破解「無所作為」的最後防線。

凱瑟琳・山德森Catherine A. Sanderson

任職於安默斯特學院的生命科學/心理學院,2012 年時被普林斯頓評論(The Princeton Review)評為全美 TOP 300 教授之一。山德森教授的相關演講、文章散見於各大媒體,如《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雜誌、CBS電視網、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等。

譯者簡介

林凱雄

三腳渡人。英文、法文翻譯,自由撰稿人。譯有《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商周出版)、《文學大數據》(創意市集)等書。

各方賜教、工作聯絡信箱:linsulaire.ft@gmail.com

目录
第一篇:好人為何默不吭聲
第1章:禽獸的迷思──尋常人也會做出糟糕事
第2章:誰該負責任? ──人類在群體中天生傾向不作為
第3章:模稜兩可之惡──解讀情勢與害怕誤判的顧慮
第4章:伸出援手的高昂代價──人會權衡風險以免自找苦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这类读物的通病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本书亦然,对某历史事件的表述我亦无法认同;读罢,一个疑问(于我而言)浮出水面,倘若人类总在和自己订立的道德标准角力,何以不应迁移道德而总在重塑人性呢,更何况书中屡有以脑科学案例佐证人的某些判断出于“自然”,所谓“道德”何以自辨其绝非“非/反道德”?
当法律变成了保护坏人的权利玩具时,好人就被关进维护“政治正确”的笼子里了。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