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叛離、抗議與忠誠的封面

叛離、抗議與忠誠

阿爾伯特.赫緒曼(Albert O. Hirschman)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时间

2018-03-07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7.38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只要讀了他的作品,就不可能再用以前的眼光看世界。」

20 世紀重量級跨界巨擘赫緒曼 享譽半世紀的社會科學原創經典

◇ 專文導讀

廖 美│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

◇ 經典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宋鎮照│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政經所特聘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耿 曙│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校百人計畫」研究員

張鐵志│文化評論人

顧爾德│媒體評論人

-------------------------------------------------------------------------------------------------------------

受困在諸多組織牢籠中的我們,該出走抵制,還是留下來抗議?

本書是知名社會科學家與思想家赫緒曼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在赫緒曼的學術生涯中,本書也標示他從發展經濟學走向一個更為寬廣的經濟社會思想研究。自 1970 年出版以來,其不僅是社會科學的當代經典,啟發許多學科,書名更早已成為社會科學界的專用術語。和赫緒曼大多數的著作一樣,本書簡明易懂、輕薄短小,卻承載了極重的想像力和洞察力──其著作的一貫特點,就是永遠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和新視野,來回答重要的問題。

在這本小書裡,赫緒曼要分析的重點是:當個人對某個組織或團體的運作品質感到不滿時,會採取兩種行動。個人可能直接脫離該組織,另尋他路;或是留在體制內發聲抗議,期待組織改進。成員的忠誠程度會影響其選擇,而組織為了維持成員的忠誠,就必須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並容許成員提出抗議進而改善服務。於是,「叛離、抗議與忠誠」的概念就此形成────赫緒曼要討論,個人在什麼狀況下會採取哪種行動,這些行動之間的利弊、使用時機,以及如何相互配合。

赫緒曼以經濟學的角度,探討個人回應組織低落品質的方式。然而正如前面所述,他提出的回應方式,卻能應用在各種廣義的組織上面:政黨、國家、企業、學校、教會等等。這也是本著堪稱不朽名作的原因。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赫緒曼Albert O. Hirschman

Albert O. Hirschman(1915-2012)涉身人世的思想家,不願安居主流的跨領域學者。1915 年生於柏林,1938 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青年時代參與過西班牙內戰共和軍,以及法國反抗納粹主義的地下運動,協助包括漢娜鄂蘭、夏卡爾在內許多受迫害的知識分子逃出歐陸。1941 年前往美國,在戰後被麥卡錫主義抵制,故前往拉丁美洲。他的建議對美國政府、拉丁美洲各國政府、歐洲許多國家、世界銀行以及諸多大型基金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1960 年代返回美國後,他先後任教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以及哈佛大學,最後落腳於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2012 年辭世。

赫緒曼對社會行為充滿好奇,廣泛涉獵各知識學科與文學藝術,使他的研究方法不受拘束,能夠自由進出各種知識領域。當然,赫緒曼的個人經歷亦塑造了他...

目录
第一章 導言及學說背景
第二章 叛離
第三章 抗議
第四章 叛離與抗議結合的難處
第五章 競爭能緩解獨占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这本书在我既不耐心的翻阅中草草结束,作为读者我有点想埋怨这本二次创作的作品之生硬难懂,但是一想到作者是在《欲望与利益》让我一再激动不已的赫希曼,我又有点内疚和不安。
對不起,真的只讀懂了百分之四十……
很有意思的角度。
整本书还是蛮有意思的,提出了一些(在我看来)独到的见解。虽然某些地方引用了别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书籍,但是作者在书中主要使用“理论论证”,阅读时常常产生对论点的可靠性的疑虑。 再就是作者的叙述结构不太接近现在的学术写作惯例,细分特殊情形加以讨论的作法(在我的视角里)看起来很像是给理论不断打补丁,这一点也体现在最后一章的几页宽泛总结里——不过这可能是由主题的范围与现实的复杂所决定的。 另外有所感触的一点是书中引用的“认知失调”这个概念,尽管赫绪曼提及了在其影响下可能的正面效果,但我觉得“认知失调”本身依然值得警醒——鉴于总有人试图通过言语创造出一个虚构的现实。
组织的衰退会引起叛离或抗议。 叛离或抗议在某种情境下会修复组织的衰退,让组织的运行改善。 在某种情境下,也因组织内的管理者对叛离或抗议的无视,导致无力挽回组织的衰退。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