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霓虹黯色的封面

霓虹黯色

郭斯恆

出版时间

2018-01-01

ISBN

9789620443770

评分

★★★★★

标签

建筑

内容简介

「霓虹黯色」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之信息設計研究室 (Information Design Lab) 的霓虹招牌研究專案之一,此項研究由 2015 年 8 月開始,研究團隊從尖沙咀徒步走到太子,途經佐敦、油麻地、旺角,踏遍15條主要馬路和40多條街道,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走到灣仔、銅鑼灣、荃葵青、深水埗和西貢等地方,記錄了超過500多個霓虹招牌,團隊透過攝影實地記錄還未拆卸的霓虹招牌,這好讓讀者從霓虹招牌照片中,窺探各行各業的視覺文化和本土美學特色,從而了解招牌如何建構香港街道想像和消費文化。總括來說,書中將集中分析現存霓虹招牌的視覺美學,並從中所催生的香港消費文化,也帶出每區的消費模式轉變,並探討霓虹招牌如何豐富我城的街道空間,並延伸我們的集體回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引言
1.1 霓虹招牌消失了,與你我何干?
1.2 對香港霓虹招牌的反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看到书中的霓虹统计、分类、排版图案,再到制作工艺的书写、作图、吹管。完整翔实到有一种极强烈的满足感...
像霓虹灯一样精致又漂亮的一本书,内容、编排、设计与立意都无可挑剔,无论是接受采访的各类文化界人士、书法家、工人还是作者本身,都有着难以想象的热情与爱意。 题外话,每天晚上睡觉总觉得胸闷喘不过气,后来发现是睡觉前看这本书压在自己胸上看太重了..
街头霓虹招牌观察记,对香港街头最赛博朋克一景的纪念碑。可惜什么都想讲,从城市文化到街头记录到制作工艺,导致什么都没有讲得特别深。
霓虹招牌不单单是“招牌”而已,更是街坊与社区的生活、文化与联系纽带。后现代都市充满了消费主义的意象与符号,但恰恰是这些符号构成了我们共同的记忆。 可惜,拆除工程浩浩荡荡,无力阻挡。
香港的黄金年代已和霓虹文化一同逝去
对香港霓虹(Neon)招牌消失的惋惜,只是出于恋旧么? 全书开篇便从这个问题入手,结合Robert Venturi、Kevin Lynch等学者的经典文献,剖析霓虹招牌对一个社区的集体记忆、建筑空间的可辨性、人的安全感、消费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目的地形象的作用;同时也通过对文艺作品中对霓虹招牌Cyberpunk式的挪用,展现出这一「光之遗产」在后现代美学中的生命力。 郭斯恒教授的团队详细整理了招牌装置的规例和地区分布,并对招牌的美学属性进行分析,包括字体类型、图案主题、图文排版、外框线性、招牌牌型等都做了细致分类。通过对多位老师傅的采访,结合信息图解的手段,我们得以直观地了解霓虹招牌的设计流程、灯管发光原理和烧管吹管过程,以及招牌最后的安装层次和结构。
非常详尽。语言朴实且亲和。就是字有点小。
从街头标识与霓彩灯出发,以怀旧的特别的视角认识香港,配图与解读都蛮有趣的,值得一看。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