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梁武帝的封面

梁武帝

顏尚文

出版社

東大圖書

出版时间

1999-09-30

ISBN

9789571922812

评分

★★★★★
内容简介

作者以學佛的歷史工作者立場,慈悲且嚴謹地描述梁武帝一生如何在魏晉南北朝亂世中突破重重困難, 創造「皇帝菩薩」新理念,及根據此一新理念而進行「佛教國家」之心靈改革的成敗因素。  本書從東晉南朝「沙門不敬王者」的傳統、北朝「皇帝即如來觀」的影響,及佛教徒的自覺與菩薩 思想的傳佈,來探討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的淵源;並透過梁武帝八十六年生命歷程四個階段的轉折 與突破,探討有關創業稱帝與佛教的關係。  「天監之治」與「佛教國家」的奠定;佛經的翻譯、編纂整理與注解所奠定的佛學基礎;推行「菩 薩戒」而建立「皇帝菩薩」地位;禁斷酒肉改革僧團的成功;拾身同泰寺與宏揚阿育王思想的轉折;晚 年禍起蕭牆,政治改革改敗與「佛教國家」的幻滅。

目次:自 序  前 言

第一章 「皇帝菩薩」理念與「佛教國家」的淵源   第一節 東晉南朝「沙門不敬王者」的影響

一、東晉初年「沙門不敬王者」的論爭    二、東晉末年沙汰僧團與「沙門不敬王者」論爭    三、慧遠的《沙門不敬王者論》    四、「沙門不敬王者」的影響

第二節 北朝「皇帝即如來觀」的影響    一、五胡十六國時代的「國家」與「佛教」    二、北朝「皇帝即如來觀」的理念    三、滅佛、復佛與「皇帝如來」佛像的建造    四、「皇帝即如來觀」的影響 第三節 佛教徒的自覺與菩薩思想的影響    一、佛教徒的自覺與無佛感    二、菩薩思想與受菩薩戒風氣的影響

第四節 小 結

第二章 早年經歷、創業稱帝與佛教的關係

第一節 家世、早年生活與士大夫的教養    一、家 世    二、經歷、竟陵八友與佛教薰陶    三、儒學與士大夫教養的影響

第二節 創業稱帝的背景、經過與佛教的關係    一、政局動亂與父親冤死    二、創業經過    三、受禪稱帝與佛教的關係

第三章 「天監之治」與「佛教國家」的奠定

第一節 「天監之治」與政教結合政策的奠定

第二節 「佛誕日」即位禮的意義    一、「佛誕日」即位禮    二、「中國聖主」的「佛教國家」 第三節 建造寺院與政教結合政策    一、 法王寺    二、 光宅寺    三、開善寺

第四節 「建康教團」與政教結合政策的推行    一、「建康教團」的政教結合工作    二、「家僧」的政教結合工作

第四章 「皇帝菩薩」理念與「佛教國家」的佛學基礎 第一節 「佛教國家」建立佛學基礎的原因

第二節 佛教類書的編纂    一、釋僧旻編《眾經要抄》    二、釋寶唱編「佛教國家」的宗教儀典    三、釋寶唱編《續法輪論》、《法集》與《眾經目錄》    四、釋智藏編《義林》    五、虞闡編《佛記》    六、釋寶唱編《經律異相》

第三節 戒律的編定與敕撰《菩薩戒法》    一、戒律的編定與《出要律儀》    二、敕撰《在家出家受菩薩戒法》

第四節 佛經的翻譯與注解    一、《阿育王經》等佛典的翻譯   二、《大般涅槃經》集解與「佛教國家」的佛學基礎    三、注解《大品般若經》與「佛教國家」的佛學基礎

第五節 小 結

第五章 「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與「佛教國家」的政治改革

第一節 受菩薩戒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    一、 受菩薩戒及其相關問題    二、 皇帝的菩薩化之理論根據

第二節 從世俗的「菩薩戒弟子皇帝」到神聖的「皇帝菩薩」    一、「智者國師」人選的抉擇    二、「皇帝菩薩」理念、地位的形成

第三節 「佛教國家」以「受菩薩戒」為主的政治改革    一、士族政治的敗壞與天監年間的改革    二、 菩薩戒的提倡、實踐與政治改革

第六章 斷酒肉法會、僧團改革與「佛教國家」的鞏固 第一節 斷酒肉法會的過程與理論基礎    一、斷酒肉法會的過程    二、斷酒肉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僧團改革與「佛教國家」的鞏固    一、僧團的蕪亂情形    二、禁斷酒肉以匡正僧團    三、「佛教國家」的鞏固

第七章 「佛教國家」的理想與幻滅

第一節 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的理想    一、捨身同泰寺的史實與相關問題    二、同泰寺與大通門的象徵意義    三、捨身的儀式化意義    四、捨身、講經說法與「皇帝菩薩」的理想

第二節 阿育王、轉輪聖王與「佛教國家」的理想    一、阿育王與轉輪聖王    二、梁武帝與《阿育王經》的思想    三、梁武帝與「轉輪聖王」的理想    四、阿育王崇拜與「佛教國家」的理想

第三節 禍起蕭牆、政治敗壞與「佛教國家」的幻滅    一、昭明太子憂死與骨肉相殘    二、 政治敗壞、侯景之亂與「佛教國家」的幻滅

結 語  參考書目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分析了萧衍晚年“皇帝菩萨”、“佛教国家”观念的内外缘由、变现过程、失败原因,重点关注了所谓“建康教团”的活动,分析了梁武帝的《菩萨戒法》《断酒肉文》,最末一章从政治与宗教两方面分析了同泰寺、大通门的空间内涵,以及梁武帝四度舍身的仪式内涵,整体上是比较细致有趣的研究。梁武帝跟王莽真的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同病相怜。
20多年前出版的,今天仍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继承了诹访的很多观点,对于涅槃经、般若经与佛教国家构建的探讨尚可
补足知识盲区,个人感觉很受益。美中不足可能是在佛教国家的具体施政一节,相较之下显得薄弱。武帝朝诸多政策与其信仰及具体经义的关系,应还有探讨空间。
梁武帝通过将自身树立为「菩萨皇帝」为自身的皇权赋予了神圣性,这本书比较强调的是武帝似乎用打“涅槃经牌”的方法,对当时势力过大的沙门进行了限制。当然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佛性论”(竺法护发展为一阐提也可成佛)怎么对当时的门阀势力冲击的。本书也讨论了,但是还是有点不够。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