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与秧鸡

羚羊与秧鸡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出版时间

2004-12-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2.11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小说。作者是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她对未来世界滥用生物技术的极度担忧。和西方许许多多已经问世的科学幻想作品一样,《羚羊与秧鸡》中所展示的未来世界,也是愁云惨雾,暗淡无光,一片人类社会的“末世”场景。

——那时政府似乎已经退隐到无足轻重的地步了,各个大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大院”,里面试验室、宿舍、学校、医院、商店、色情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有自己的警察,简直就如同国中之国。

——生物工程似乎成为小说中唯一的科学技术。

——所有的疾病都已经可以被消灭,但是制造药品的大公司为了让人们继续购买药品,不惜研制出病毒并暗中传播。如果有人企图揭发这种阴谋,等待他的就是死亡。

——文学艺术已经遭到空前的鄙视,只有科学技术(其实只有生物工程)成为天之骄子。这实际上象征着如今我们已经看得相当清楚的趋势。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加拿大诗人、小说家,1939年11月18日出生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在家排行老二,有一兄,一妹。父亲是森林植物学家,母亲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主修家政。阿特伍德七岁时,全家移居多伦多,父亲则任教多伦多大学。

阿特伍德就读于里赛高中时即展露文才,在校刊发表散文及诗作,之后就读多伦多大学的维多利亚学院,师事诺若普·佛莱等教授。毕业时荣获伍卓·威尔森(Woodrow Wilson)奖学金,继续在哈佛大学攻读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师承杰隆·巴克利,二十三岁获硕士学位,随即留在哈佛攻读博士课程。1966年自从她的第二本诗集《圈戏》出版后,阿特伍德在加拿大文学界就声名大噪。目前阿特伍德与小说家格姆·吉伯森及女儿洁思定居多伦多市。

在阿特伍德的诗作中,举凡《圈戏》、《在那国度的动物》、《苏珊娜·慕迪的札记》、《诗选》、《双首诗选》及《不见...

用户评论
越凄惨越无力的书,看完就越有勇气,我变态么我……
一个奇异的可怖的世界。
太荒凉,太末世,太辐射。
一般般 3星
看的是港版,竖排所以非常有碍观瞻,翻译也问题很多。这本书等了2年多,并没有让我失望,属于意料之中。折了很多角角,空了摘抄。
人类进化出了丰富的情感和会思考的大脑,但却让我们变得如此笨拙且愚蠢。乌托邦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实现,只要有人类存在,灾难就不会停止。
顺叙穿插着作为主体的倒叙,结构和最近看的《沉默者的国度》很像,都在不断解释故事开头几十页的细节症候,吸引人想要一直读下去。有些形容特别出彩:“饥饿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让你知道你还活着。”“他说出的话语像一串无声无色的气泡,如同落水者的嘴里吐出的空气。”“他为什么会觉得好像有某道线被逾越了,好像发生了什么越轨的事情?到了什么分上算过分,走了多远算太远?”“秧鸡”将会注视着你们。“羚羊”爱你们。 羚羊的眼睛令人印象深刻:纯真、轻蔑与理解。 一口气看完只觉得,“秧鸡人”并非生来素食,他们的好奇心总会创造上帝和信仰,以及衣服、武器、语言、奴隶制、货币、国家、暴力和战争。
对于秧鸡来说这个世界是一个无法脱离的噩梦,他最后选择了放弃,放弃生存,放弃希望,把世界扔进了毁灭的深渊,以回敬其带给他的恐惧。
跟我想象中很不一样,但是依然是很优秀的作品。
熟悉的阿特伍德的双线叙事手法,陌生的科幻末日设定,不过这本书的文字怎么这么生涩,读一会就要停下来。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