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出版时间

2022-07-3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0.56MB

评分

★★★★★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 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钱穆(1895—1990)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目录
序 / i
前 言 / 1
第一讲 汉代 / 7
一 汉代政府组织 / 7
二 汉代选举制度 / 1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老先生博古通今,清朝历史写的不太客观
传统成为了历史,不是说消失了,而是难以抹去了,后来的制度都得在此基础,要么延续,要么革新,绝不可能另移植一个新的传统过来,而把原本的全然抛弃的。
多年前在Kindle上读的。收的这个纸版,装帧简雅,小小的册子捉在手上很是合宜。舒服了。(当年短评:⒈钱师学养雄浑,识力深透,最难得全书晓畅明白,要言不繁,又擅以细节技术性解答历史转折,难怪当年叫座。⒉观点当然有同有异,但许多卓拔想法今天看来仍然值得探讨,给人启发。⒊最近读了许多相见恨晚的书,条件所限没能在最适合的时候读到。就如汉代制度检讨一节所言,黄金满赢不如遗子一经。)
从汉代九卿、举孝廉,到唐代三省六部、科举制,再到后面越来越被大众所熟悉的宋、明、清,钱老系统地梳理了一遍这些都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以及它们跨越不同朝代的演变过程,而且令人感动的是,全书白话文书写,语言简单明白,很好读,也很好看。
除了一些历史性事实,很多观点至今看来已经相当老化,参考价值不大,但是钱老毕竟是古典学人,无法苛求太甚!
教科书式
高中就应该读的书
短短11万字,不仅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还将历史的承袭和改革的问题,讲透了。这是何等的认识和才学?
客观的、辩证的。
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革命前后,人人言变法,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转变。 首先,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枯燥乏味,无可讲。而且已经明日黄花,也不必讲。平心从历史客观方面讲,这两千年,在政治上,当然有很多很可宝贵的经验,但也有很多的流弊。以前曾不断地修改,以后自然仍非不断地修改不可。从集权到平权,中国人总能找到自己的大国之道。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