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的封面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

[美]王敖

出版时间

2021-04-30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0.10G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中唐时期的地理学发展是如何进入当时文学世界的空间想象的?这一跨领域的联系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与地理学两大领域又意味着什么?《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通过对不同文类文本的讨论,揭示了当时地理学与文学之间多样且流动的关系。李贺的《梦天》、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张祜运用大图视野欣赏古老画卷的诗歌、元稹和白 居易富有地理信息的唱和诗等,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制图学之眼”的烙印。中唐文学大师们,以其对地理学的稔熟与兴趣,使得不同地点、相互区隔的人群以及旅行的文本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学者评价:

安史之乱导致的族群、人口和生活的大变动,在中唐时期引发了有关“中国”地理空间再发现和再定义,在这个变动时代,诗人如何呈现他们对这种地理空间变化的惊讶、喜悦或困惑?通过对中唐地理学、地图学与文学的综合考察,王敖给我们提供了阅读唐诗的一个新途径。让我感慨的是,王敖有两张面孔和两副笔墨,写诗的时候他是个充满激情的诗人,在写书的时候他却是言必有据的学者。

——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中唐时期是中国文学传统发生激荡变化和强力创新的时期。王敖的新书,兼具批判的眼光和诗性的敏感,涵盖了不同的文学体式,对中唐文学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新见解。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是对中国的中古文学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田晓菲(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的这一开创性的研究,着眼于中唐地理与文学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严密,材料处理得当。在分析这些文本的过程中,他将文学、艺术、地理、地图学、生态学、哲学和宗教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一部丰富的知识分子探索的文化史。《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对中唐文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钱南秀(美国莱斯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这《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对唐代中期地理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有新意和挑战性的研究。《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使用的材料广泛,其中许多无论是地理学史家还是文学研究者都鲜有研究。作者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许多最杰出的中唐文人如何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重新想象他们的物理和文化环境,以产生新的空间想象。

——田安(Anna M. Shields,普林斯顿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研究,每一个研究前现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读一下。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视角,通过这种视角,传统中国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学创作与地理--地图和知识之间不可否认的联系,这是一项有重大贡献的研究。

——何瞻(James M. Hargett,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目录
导言 地理学发展与空间想象之多重互动001
空间想象006
地理学与文学的相遇013
本书的结构020
第一章 中唐时期的地理学发展00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才疏学浅,不太明白中唐文学与地理学、制图学的互动到底在哪里?是文学对地理的印证?是文学如何想象帝国?作者谈到帝国之眼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不太新的观点。中唐诗人如何认识帝国与世界的关系。作者也谈到图景与文学的关系,可是视觉艺术的讨论又少之又少。作者又谈到南荒文人的身份政治问题,牵扯一些地理图景的分析。我更感兴趣的是:第一,诗歌中地理呈现的视角问题。第二,地景的选择问题。哪些被可以选取,哪些被有意忽略。第三,当职业细分没有那么完备的时候,中国文人是怎样承担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甚至画家的角色的?第四,当地理因素纳入到文本型的考量之中的时候,身份、阶级、性别等等元素应该如何体现?第五,空间想象为什么是spatial imaginaries而不是spatial imagination?
本书对中唐文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地理学、制图学入手以探寻中唐诗人在后”安史之乱“时代如何构建自我与外界的联动,运用地理山川绘画、图经文献进行文学(诗歌、散文游记)再阐释的方式来恢复唐王朝的大一统政治话语权力,又或者是偏居南荒一隅主动搭建起一个虚拟绚丽的文学世界以此来对抗北方的中原官僚体系。作者试图返回以地理/地图/图经文本知识蓬勃发展为背景的历史现场来重新看待中唐士人阶层,仍然不出物质文化研究那一套,然而涉及相关论证却如同隔靴搔痒,对自己的创新意识过于笃定也很符合作者“诗人”的另一身份了😅“大图”上帝视角一章很精彩,南荒一章和元白交互地理学一章还有参考文献可以mark~ 谢@zkidult 借阅📖
主题先行,然后生拉硬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还动不动填补空白前人未至,据说作者还是诗人,看来以诗才治学,行不通。如果搜索几句文本中含有地名的诗,就可以论述中唐地理学与文学的互动,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岂非都是反证。只有第四章,从移民南方的视角探讨元结柳宗元等迁谪官员的文章,指出他们对当地地理的文化标识为后来的地理学发展做出积累,逻辑在理,也读出来一些新意。
是想怎样?无事生非,文学解读牵强附会,合着文人书写关涉到地理还真就都得是地理学家?
选了个很好的角度,雄心也很大,但地图、图经,甚至制图的过程和上表都不同程度佚失的情形下,文学与地理的祛魅就很难圆融自洽。值得思考的是,可能并不是由于安史之乱后重整山河的需要才涌现出了出色的疆域大图和制作者,读图以及独特的地图作业方式自古就是古人的知识储备,连基层刀笔吏出身的萧何都知道秦宫里的“图”才是无价之宝,司马相如、班固、左思等赋家也都喜欢看图作文。而文人们甫到新奇之地,问耆老、搜地图,这跟今人到某地旅游买地图、搜高德、查美食美景,亦是生活游走所必需的技能。《汉志》和《隋志》早于两唐志载录了相当多的“图”,古典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几首诗歌里的几个泛泛的关键词就能揭橥。此书提供给我们重新细读和思考文本的角度和价值观,帮助我们突破自小学时便已起步的习非成是。第4章,是瘸子里的将军。
将文学和地理学、制图学结合研究本身是个新颖的选题,但正如文章结语所言,处理不当“可能会轻易滑入'相似性'的循环论证的窠臼”,即使明白这层道理,本书还是不免地落入其中了,读起来有点将文学词句生搬硬套到一套地理学的理论中,将二者的相似性对应挂靠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实际上是勉强而割裂的,这无异于隔靴搔痒。个人认为元白一章最为精彩,但“交互地理学”一词的概念用得大了一些,元白诗无论从用韵还是写景、写情的内容上都是“交互”性很强的,虽然两者往往不在一个地理空间,但二者的诗词交互如同人与影一般跨空间交叠。本书还较好地指出了:大图的兴起与中唐阅图的习惯成了部分诗歌创作的源泉、图经与文人、宗教、空间存在交互,不能忽视安史乱后的迁徙这一山水诗人的创作因素(过去往往将之归结于被贬)。
命题先行,西方视角,本以为是别有洞天,其实是生拉硬扯。
我大概知道他要讲什么,但他确实没讲出来什么啊…
像玻璃渣掉在地上,有零碎的光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