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中国小皇帝

喂养中国小皇帝

景军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01-01

ISBN

9787567559936

评分

★★★★★
内容简介

一本来自人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营养学等领域的儿童饮食调查报告

关注中国独生子女群体的食品消费、全球化经济影响下的儿童食品变迁

**********************************************************************************

《喂养中国小皇帝》的形成源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华琛(James L. Watson)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起的“中国社会饮食消费格局”研究项目。九名作者中包括华琛本人,华琛教授的老同事,六人是华琛先生的弟子,因而论文相互呼应的程度非同寻常,在文集类书籍中实属难得。

全书围绕五个议题铺开而论: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饮食营养,二是儿童食品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三是国家科学育儿话语,四是全球消费文化对中国家庭生活的渗透,五是饮食变迁伴随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变迁。

“小皇帝”一词向来被联想到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但所有作者对此都采取了慎重对待的态度,没有简单粗暴地认定独子女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某些固化偏执的行为习惯。作者们将更具有学术价值的讨论集中在一连串的具体问题上。例如,郭于华关心的食品和饮食习惯所代表的代际差异问题与景军讨论的科学话语、宗教信念、电视广告在儿童食品消费领域的博弈问题都分析了儿童、家长、老人三代人的代际关系。

*******************************************************************************************

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这个富有争议的议题研究上,景军主编的论文集向前推进了重要的一步。全书没有任何薄弱章节。正如华琛教授总结的那样,这《喂养中国小皇帝》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它率先观察到了在对儿童的社会态度上的深刻历史转变。

——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太平洋事务》

《喂养中国小皇帝》呈现了一种对文化和饮食行为变迁的丰富描述,指出了研究的多样性以及中国健康研究的未来。

——美国人类学会《营养人类学》期刊

伯娜丁•徐(Bernadine W. L. Chee):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她的研究主题是北京居民的社会认同、城市化和食品消费模式。

马丽思(Maris Boyd Gillete):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目前为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任博物馆学教授。。她关注西安都市穆斯林的消费文化。

苏珊娜•古德昌(Suzanne K. Gottschang):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博士,目前为美国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人类学与东亚研究副教授。她关注中国父母的育儿实践和医药科学的社会意义。

乔治娅•古尔丹(Georgia S. Guldan):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目前为孟加拉国亚洲妇女大学(Asian University ForWomen)公共卫生系教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儿童健康问题等。

郭于华:曾任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为清华...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引言 当代中国的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 景军
第一章 丰富的悖论: 中国婴幼儿养育方式的变迁 乔治娅•古尔丹
第二章 锦衣玉食, 压力饱尝: 北京的独生子女 伯娜丁•徐
第三章 西安的儿童食品和伊斯兰教饮食规范 马丽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其实很怕大家看到我翻译的这章。。。嘻嘻
这批人已经开始孕育下一代。而华琛预言的“退休皇帝”也许也会是“孤独死”的结局,幸运或者不幸,还有一条貌似强制的法律条文在。始终,政府是缺位且不会承受批评的。
真是有意思。
1)引言頁14,「九十年代末公司開始全面生產」,應為「八十年代末」;2)頁99,「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應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3)頁52,「『清真』這個詞在中國有許多意思」,哦?醬紫哦。。。
食物如镜
第三章关于饮食如何塑造新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边界的论述引人深思
问题意识很棒,内容有趣,但翻译水平不佳。部分写作者对中国历史掌握水平令人发指
看这书等于回顾自己童年的food landscape呐,那个时候就已经置身于全球化食品版图里了
知识考古 @2017-10-05 16:24:52
因为年代隔得太久,读起来确实更像知识考古了🚬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