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陈宝良

出版时间

2014-03-18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0.13GB

评分

★★★★★
内容简介

《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究明代社会与文化史的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明代社会的历史转型。下编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明代文化的变迁。一是就明代社会与文化的整体而言,其本身确实存在着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亦即从明初社会、文化控制的严密到明代中期以后官方控制的松懈。二是考察明代社会史的重大转向,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包括下面两点,即社会流动的加速,及朝政的宽大与舆论空间的扩大。三是考察明代...

陈宝良,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

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理事。

目录
导论
一、社会、文化的动态变迁
二、社会的历史转向
三、文化的“活力”与“多样性”
上编 社会的转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结论、大脉络都没有超出民国学者的见解,充其量丰富了一些不清不楚的细节。文中征引的诸多思想文化史文献,没有理学的功底,没有对明代学术的全局把握,是很难解读出其中的复杂内涵的,写成这样大概就是极限了,但这种研究路数是没什么前途的。
最不能忍受的一点是将明遗民归入“清初”,并以此嵌入套路,尤其在王夫之这里错谬多。
很学术性的书,读起来还是很吃力,对于明朝社会尤其是晚明的社会变化的剖析还是很让人耳目一新的
百科全书式学者,文风颇似八十年代海派学者(李、余、林等),博而不深,上编优于下编
把明代的社会史研究直接拉上了一个层次,陈宝良老师绝对是顾诚先生的骄傲。
1、漫谈性强,内容丰富,思维跳脱发散。因此部分章节读来结构性与逻辑性有些混杂,不太好厘清。 2、明中后期经历了从上至下一次剧烈的思想变动,自我意识的再次高涨。 3、重集团性轻英雄性使得豪杰观在很长时间内为圣贤附庸,但在明代中后期有所突破。 4、明人的思想觉醒在明末重新回归经世致用,因宦官毒瘤与农民起义、乃至外敌入侵,让明士大夫不得不以理性的眼光来考量人生价值。
每一波社会文化变迁主要的和深层的原因,都是一场大规模学术下移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文化生活当中,并成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南北朝的文化变迁源于寒门士族的崛起,唐宋的变迁在于科举制度开启了平民进入文化生活的孔道,明代则是都市的兴起带动了市民文化,包括现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都是同一路径上的演进。
读此书可知作者功底深厚,读此书亦解疑惑繁多。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