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哲学精神

红楼梦哲学精神

梅新林

出版时间

2007-10-01

ISBN

9787561754177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红楼梦哲学精神》探讨《红楼梦》的哲学内蕴,是红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红楼梦》哲学研究专著。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解读了《红楼梦》文本,提出《红楼梦》的本然结构源于远古神话原型,然后演绎为思凡、悟道、游仙三重模式与儒、佛、道三重哲理,由此逐步深入,终于解开了被列为《红楼梦》十大谜之最的主题之谜。

《红楼梦哲学精神》是红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红楼梦》哲学研究专著。作者梅新林先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解读了《红楼梦》文本,提出《红楼梦》的本然结构源于远古神话原型,然后演绎为思凡、悟道、游仙三重模式与儒、佛、道三重哲理,由此逐步深入,终于解开了被列为《红楼梦》十大谜之最的主题之谜。 《红楼梦哲学精神》深入探讨了《红楼梦》的哲学内蕴,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石頭記》:石頭神話的重述
一、石頭神話的原型重構
二、母體:女媧、仙姑與其俗界變形
三、主體:石、木與其俗界變形
四、中介Ⅰ:一僧一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利于开拓视角,也不失为一种新鲜吧~
翻翻就好
不喜欢这本书的写法,笨拙僵硬有余,才气不足,有股哲学呆子味(上世纪八十末九十初的学术著作许多都如此),但确实有许多深刻精准的见解,很启发人。欧丽娟老师的许多讲述与观点都受到这本书的影响,她在公开课上也推荐过。还有,作者不赞同红学只谈前八十回,呼吁以全百二十回为研究根基。我是决不接受的,后四十回就是续书—无数平庸续书中的一本而已,绝非曹雪芹原意,更勿论某些人瞎说的“原作”。我是坚定的“红楼只有前八十回”拥护者。
我自己在图书馆翻到的时候,那会可根本没听说过有个叫欧丽娟的老师
用西方文学理论来解读红楼梦,以前听过蒋勋的红楼梦,从慈悲的角度来解读宝玉的视角。只觉得看着很舒服,但不知其所以然。梅新林给了一个红楼梦的理论架构,来解析文学的价值。从儒释道的三种文化影响角度来观察红楼梦的文学世界的样子。给了我们一个三维的解构工具,他不仅仅是讲诉了他如何作用这个工具得出的理论,也同样,训练我们如何使用西方工具来看待文学作品。这是这本哲学精神给我的启示。如果我们是一群拆钟表的孩子,那么我们看待文学作品的能力在于解构的统一性,是不是可以还原作品本身。这就是一本西方文学理论的实践论文。当然,曹雪芹在写作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这么多,而是出于文学创作的本能,或者就是一句满纸荒唐言。而我们阅读经典如果有可能,多读一些理论解析,可以让我们看到迷宫的更深处。
梅新林抉发女娲之为「孤雌纯坤」的性别意义,以及在书中神俗二界分化而成的母神递接与循环的完整系统,可谓最具洞见。
读的是学林出版社1995年的版本,厉害啊。听了欧丽娟老师的课来读的,前面都挺发人省思,但是最后一页却落入俗套说它反封建……
有些概念醍醐灌顶,但不全部认同,文本分析偏少,可能更适合有文学理论基础的读者。
梅老师成名之作。诚如所言,我们不仅要把失落了的文本研究重新找回,而且还要逐步走入更为深层、更为内在的文本研究。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