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时间

2013-11-01

ISBN

9787553401034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享誉世界的杰作,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以史诗般的宏大视野,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发生在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和社会、上层和下层连接起来,全面反应了时代风貌,也生动地刻画了动荡不安的大时代里,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人们的悲喜剧。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

用户评论
安德烈趋于完美,唯一的缺点,如果是缺点的话,对于他所讨厌的人和事,他会很高傲。托翁没有写安德烈的情欲,他是如何克服的?“我关于爱情,关于和她在一起的幸福,做过诗意的计划!我相信一种理想的爱情,它要在我全年的离别中保持她对我的忠实!好像寓言中温柔的鸽子,她应当在我的离别中消瘦了......” “我了解她,不但是了解,而且这正是那种精神力量,那种诚实,那种心地坦白,这正是她的似乎被她的身躯所束缚的心,这正是我所爱的那颗心......我那么热烈地、那么幸福地爱过......”
喜欢安德来,不太喜欢塔娜莎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一部论文式历史小说。。写法十分神奇,论文与小说相互交织相互论证,从战争与和平的人间百态中看到历史的川流,从历史川流中看到上帝的神启,用历史学的方法尝试统一自由与必然的悖论。托氏的立论点还是在God has a plan for us all,那么没有信仰的我们,又该到何处寻求人生的意义?
这个版本人名确实诘屈聱牙,但除开这没有任何问题,翻译非常流畅。关于托翁的如上河图般展开的,全景式描写,火候掌握的非常好(当然我个人还是带有偏见的不喜欢那些舞会上的过多描写的埂述。)还有阅读过程中,是一本比一本读的入。尤其第四卷后五十页,单独拎出来成书也未必不可。好再一次重申我无法写出这本书的优点,只能尽我自己的笔力和真诚。(突然想到以后要多读点文学理论的书,不然评论都冒不出几个新鲜的词hh
高植先生的译本忠实,非常好。托翁笔下的真正主人公不是某个个人,甚至也不是某件事,而是这些人构成的生活本身。即便是只提到一两句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他也能让他有灵魂,因为那就是生活本身。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比托翁做得更彻底更纯粹了。
2020年3月,疫情开始时翻看老家的存书,读了一点就离开了,去年大概这个时候重新开始,断断续续终于看完,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也没必要去追究是否真实,希望自己终年会像库图索夫那样释然!
高植的翻译,从民国持续到新中国,所以语言习惯有新旧两种。民国时期的标点符号里没有顿号(1951年后才有),而高植喜欢用短句,所以逗号难免使用过多,长句失去了从句的缜密感,这种缜密感洽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一种遗憾。 其次是人名与地名不够现代,尤其是地名不好识别,看着看着大脑一片模糊。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看的是2019版,是2013版的再印,但第一卷将所有的分号都排版成了冒号,这给阅读带来荒诞感,也可见出版社或印厂的马虎。也有一些明显的错别字,“面色”多次错成“面包”、“考夫”多次错成“老夫”。 这些缺点破坏了《战争与和平》的神圣感,我第一卷中途曾想弃读。 后来读罢第二卷,没有了第一卷那样的错误,近乎完美。渐入佳境。
高植版的虽然人名巨长,导致我记下的人名有七页,但是读到后来就可以不用一直往前翻人物关系了。最喜欢安德来这个人物,所以他的结局也让我最难平复。彼埃尔从懦弱到决心服兵役,后来为了救火场里的小孩被俘,最后鼓起勇气去生活追寻自己的幸福,是成长过程最清晰的一个。罗斯托夫我真的不愿再说,一直对自己的家庭做让步也没对得起等了自己好多年的女孩(就是很介意索尼亚这件事)。以及娜塔莎最后遇见彼埃尔竟然是人生的真爱,还变成贤妻良母我真的有wow。读了七八个月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这本长篇,接下来很久可能都要先远离一波大鹅文学🙏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
由于下载量太大,速度可能会变慢,正在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