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普里莫·莱维

出版时间

2015-09-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8.64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普里莫•莱维风格最强烈的关于二战经历的小说。作家具备同时具备化学家和作家两个灵魂,用二十一种元素截然不同的特性,在化学世界、生活世界和词源学之间建立了微妙的隐喻和类比。在莱维的文学世界里,只有通过非生命的物质,我们才能理解生命。

《元素周期表》也和莱维其他直接反思奥斯维辛罪恶的作品截然不同——莱维用惰性气体“氩”来隐喻他成长的犹太社区和皮埃蒙特地区其他族裔之间的隔膜;用“汞”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的气体来指代当时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而用元素“锌“惰性、必须需要杂质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特性来有力讽刺了当时希特勒鼓吹的“犹太人是一种必须要祛除的杂质”的荒谬言说。

击败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学著作。——《卫报》

化学对于莱维来说,也是一所 “政治的学校”。 ——《纽约时报》

普里莫•莱维(1919-1987),意大利化学家,也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公众喉舌,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大师的推崇。

莱维于194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回忆奥斯维辛经历的《这是不是个人》时,卡尔维诺即为他撰写书评,直至《元素周期表》于1958年推出修订版,莱维才终获文坛认可。从此,他的创作如源泉喷涌,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1963年出版的《终战》,描述他从集中营得救回到意大利的经过,这部作品不仅被选入意大利语文教材,还于1997年被改编为电影《劫后余生》。

出版于1975年的《元素周期表》是莱维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目录
目录
幸存者的声音——导读 王浩威 1
氩Argon 1
氢Hydrogen 15
锌Zinc 2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些段落和篇章写得非常好。但由于行业和语言上的隔膜,有些体验是很难感受到的。后半部分感觉写得太轻薄了点。
里面排版不如旧版,封面是改进了一些
好像没有特别被打动,抱着看集中营的想法去,结果书里描写挺少的,可能还需要读莱维的其他小说。
好读,想要一读再读。翻译的语感极好,阅读的欣喜感像看见大海上闪着粼光。
这不是一本讨论化学的书,也不算是本自传,是透过化学元素的隐喻、科学式的文笔,写下作者自己和他周围一群人的遭遇,及他的冥想和反思。是部写法独特,非常有意思的小说。
一个化学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3月读完的,刚刚和朋友推荐的时候才发现还没有标记,大概是因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对这本书说些什么。很喜欢作家把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概括为一种元素,每个短篇都用了不太相同的叙事,很有趣,喜欢这种对文本表现力的探索。
作者用化学元素的特性和反应以及制备技术或者相关的流程来穿插叙事,卫报怎么会把这个作品列入科学著作,还击败《进化论》?我不理解
补标:很好让我们反思战争的惨烈的描述能否成立,或者语音最终能达到的情感尽头。
氩,氢,锌,铁,钾,钒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