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

《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

吴征宇/编译

出版时间

2014-05-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07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克劳备忘录》的首个中译本;20世纪初的英德对抗对当今的中美关系有无启示。

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文献之一,当代中美关系启示录。

《《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是一本有关《克劳备忘录》的读本,包括《克劳备忘录》的全文翻译文本,以及欧美学界有关克劳、《克劳备忘录》、英德海军对抗的研究性文章。《克劳备忘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外交部高级职员艾尔•克劳向国会提供的一份战略报告,该报告极具说服力地分析了德国的崛起与野心勃勃的战略目标,英德冲突必不可免以及英国的应对策略。恰如美国国务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所言,《克劳备忘录》对当下中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吴征宇,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思想与理论、战略研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英国杜伦大学政治学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从事访学和博士后研究工作。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三部、译著两部(合译),并在各类核心期刊及海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001 导 论:《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的起源 吴征宇
第Ⅰ部分 《克劳备忘录》
031 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 [英]艾尔•克劳
第Ⅱ部分 艾尔•克劳的职业生涯与外交思想
081 对艾尔•克劳爵士职业生涯的重新评价 [英]理查德•科斯格雷夫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力量集中在一个国家手中,会迫使全世界联合起来反对它。对英国来说,欧洲均势本身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英国在海洋中绝对优势(军事、自贸)与海洋外世界利益(金融、商业)的前提。
最早的关系修复研究
从英德对抗看今日的中美关系。
后俾斯麦时代的德国强硬外交,讹诈与恫吓从实现目的之手段变为目的本身,由于德国高层缺乏对国家利益的明确理解,对外关系追求的只是虚幻的民族尊严和德皇荣誉,最终一战爆发,彻底摧毁谈判筑成的脆弱沙堡。
II.3文里的中层官僚升迁问题,实际上点出了克劳作为英德蓝图勾辑者的关键形象。《备忘录》是克劳在哈丁及其公学圈的打压下、利用养病时光写成的。这份汇总了无数公文批注的文件在常务次长眼里,或许仍不过是专家的刀笔文书,虽可供饭后谈资,却终究上不了台面,结果当然是所有人各自悄悄咀嚼文件的结论,然后照旧什么都不做。不过,和“对抗”的另一方德国相比,在意识到事情即将到来的时刻“什么都不做”,可能恰恰是一种文书政治聪明自治的征兆。它省去了无谓行动带来的麻烦,又不至于让向来素餐的头脑日日高枕无忧。是中层官僚克劳,而不是大战略家克劳,成功在生死议题处提供了这样的沉默。罔顾姿态、关系,仅就战略言之,《备忘录》相较凯南,不过二流。这一点,大概也是英德对抗和美中关系在无数可比性中的不可比之处。
这吧 完全就是一模一样的嘛
利益契合点,寡不敌众(阻力up up up)
20220922,备忘录原文+几篇对克劳个人经历和英德关系的论文编辑而成,选的文章质量都很高,纠正了克劳对英国外交政策影响重大的错误印象(但克劳的判断确实被历史所验证),同时对德国在外交政策上的咄咄逼人(手段取代了目标)和海权/海军战略的错误决策(错误挪用马汉理论)也有批判。核心问题在于“英德对抗究竟是德国能力还是行为造成的”,一个国家不能同时成为陆上强国和海上强国,国家缺乏目标-寻求军事扩张-与英国优势无法兼容-挑战欧洲均势挑起世界大战;今日的中美对抗也有类似问题与思考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