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万古江河的封面

万古江河

许倬云

出版时间

2023-02-28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1.60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说中国》等。

【作者自述】

我写这《万古江河》就是要给大家一个可读的东西,我不要再去记录朝代、皇帝、祖国的光荣,我要摆开看,老百姓过日子怎么样,老百姓怎么想。我的书里没有一个英雄人物。我希望把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包含中国,却超越中国的新的人类社会。

我讲文化...

目录
序 / i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 001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 057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 109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 16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本书的主旨非常宏大,上至三皇五帝时期,下到新中国的成立,五千年的历史,也顺便谈及经济、文化、民生都诸多方面,从全方位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在整个世界历史框架下的演变。但不得不说论述都过于简略。
用文化发展脉络为主体,延展开来政治、经济、社会的人的方方面面,每章最后总会有和同时期或者同类型民族国家的对比,要纵向也要横向看问题,中华民族注定无法遗世独立,自成一体的格局已成为过去,要以更广大的视野即既要有本我,也要有他者的思维,才会真正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许先生格局极大,是关心到全人类的学者。
一部集文化、政治、经济、民族的融合之作,大哉国!
讲得有点简略
至少给出了“我从哪里来”,“又生活在哪些事物其间”……这些问题的一些信息。以及,自己真是被历史教科书毁灭了历史感的空乏一代。
研究和写作历史,观察的距离很重要,太近陷入微观,太远难免抽象。许倬云先生这本书从中观小结中华文明历程,既有全景俯瞰,也有局部缩放,还有横向比照,旁征博引,夹叙夹议,很有《从黎明到衰落》的大家风范。
阅读非常顺畅的佳作,不是光说中国朝代更迭,更多的是从多个角度阐述中国在文化、地域差异、科学技术、与同时代欧亚各国比较,等方方面面介绍了中国在几个重要世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通俗简洁,脉络清晰,有东西方的比较,但总觉得很多时候是浅尝辄止,有点平铺直叙
《万古江河》是典型的通识性作品,貌似包罗万象实际上则缺乏自身的见解,各部分重复性很高,适合接受过中学阶段历史教育的学生作为拓展阅读教材。亮点是加入了些许比较史学的内容,把中国历史的各阶段放在更加宏大的视野去做比较,但深度上还谈不上做了什么分析,与其为了那一点内容,不如看看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