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生长

沙沙生长

郭小寒

出版时间

2020-09-0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2.53MB

评分

★★★★★

标签

艺术

内容简介

回顾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高晓松、老狼、朴树、小柯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校园民谣,二是以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周云蓬等为代表的城市新民谣,三是以宋冬野、马頔、陈鸿宇、程璧、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民谣。

作者曾以文化记者的身份,采访过众多中国民谣领军人物;其后担任野孩子、周云蓬、万晓利、小河等音乐人的演出经纪人,亲身参与创建了中国民谣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内地走向港台的过程;后又以互联网平台创业者的身份,与陈鸿宇、程璧等新一批音乐人一起生发、成长,探索独立音乐更广阔的未来方向。

“沙沙生长”既是民谣音乐的生长,也是听众、读者和从业人员的生长,《沙沙生长》试图全景式记录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切面。从中我们看到这些民谣音乐人怎样用自己的风华换取历史,而匆匆行走的年轻人,又怎样与脚下的土地重新产生连接。

***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民谣人物群像,一代人的共同情感记忆

——从老狼、朴树、叶蓓的校园民谣时代,到野孩子、万晓利、小河、周云蓬的城市新民谣场景,再到宋冬野、李志、陈鸿宇、程璧等互联网时代民谣音乐人的崛起,《沙沙生长》是对中国当代民谣30年来发展变化的珍贵记录。中国当代民谣陪伴着70后、80后、90后们一路成长至今,已经成为一代人的共同情感记忆。最初听歌和写歌的人们都已不再年轻,新的音乐元素不断融合又不断更新,青春的情怀却未曾更改。

*

★资深音乐企划视角的专业解读+身体力行的执行经验+文化记者出身的文字打磨,呈现一部丰富而动人的中国当代民谣小史

——作者身具中国当代民谣发展的亲历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身份,既能带我们沉浸式地体验中国当代民谣的流变历程,也能给我们冷静清晰地梳理民谣发展脉络,更有众多民谣歌手生动翔实的创作故事和生活细节,一手的音乐演出的执行经验和幕后花絮,以及从业者的真实心境与思考。《沙沙生长》试图记录的是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切面。

*

★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助推,梁文道、老狼、野孩子、张玮玮、周云蓬、小河、五条人、陈鸿宇、程璧鼎力推荐

——作者与中国民谣的诸多重量级音乐人都有过密切合作,书中写到的音乐人们,有的是她采访过多次的好友,有的是她深入合作的伙伴,有的是她一起“江湖走唱”的队友。2020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里,她作为“专业乐迷”出场。《沙沙生长》兼具众多音乐人的认可与推荐,是音乐爱好者尤其是民谣爱好者的必读之作。

郭小寒

资深音乐从业者,前“乐童音乐”和“乐空间”联合创始人,前《北京青年周刊》主笔。曾任《Rolling Stone》中文、《Q》中文、《南方周末》等媒体特约音乐文化记者、乐评人,《Uncut》经典摇滚指南中文版出版总监。在《T》《Esquire》《Marie Claire》《WSJ》《TimeOut》《FIGARO》《LEON》等时尚杂志开设有文化、音乐主题专栏。

作为独立民谣经纪人,她曾经参与创立了民谣“河联盟”,担任过周云蓬、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吴吞、刘东明等民谣音乐人的音乐企划和演出经纪。也曾为李志、丁薇、程璧、满江、周云蓬、万晓利、莫西子诗、曹方等知名音乐人做过音乐企划、演出策展和宣传统筹工作。

此外,她还是著名播客《大内密谈》的音乐节目主播,和相征在看理想App合作出品《中国民谣小史》、《中国摇滚小史》、《英伦唱片店》等收费音频节目。...

目录
序言 民谣沙沙生长
1、白衣飘飘的年代
老狼 :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朴树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叶蓓 :走过白衣飘飘的年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蜻蜓点水 泛泛而谈
访谈部分太短了,意犹未尽
这是一本关于民谣的说明书,同时也是关于郭小寒个体生命的民谣。
反复提及自己的“所谓”记者身份,结果让自己更丢人。写作水平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古早的、地域的、新生的、太平洋的,恨不得一网打捞所有民谣者的歌迷,对比叶三那样的特稿文,郭小寒蜻蜓点水,像她的回忆一样,读完令读者印象模糊,一个个朋友的小传,去听他们的民谣吧。
帮助我梳理了一遍民谣的年代和代表人物,边看书边听他们的歌,对我不曾经历和关注过的中国民谣有了粗略的认知。虽然这本书被诟病有很多感性抒情和私人经历的部分,但作者的书写正好让我对我的职业以及这份职业可以创造的意义和可能性有了更辽阔的想象。台湾之旅那段实在梦幻。「音乐让我们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途」
大家骂的都是我想说的,但对民谣小白来说其实还是可读的。
谢谢作者 读完了解了很多
当初因为看到五条人买的,其实有点无聊,一个人就着自己所知的不多的东西在自说自话,但至少让我多认识了几个人,应该说起到了一张合格的名片的作用。吴吞对她说:“请你忘了摇滚乐”,现在看她是记得太结实,话就说到这。作为一本书,这本书不能算合格。
也许再过三十年,当我们回过头寻找中国当下这个阶段的音乐的时候,我们要在民谣的这些人里寻找。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