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

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

(法)库赞·德·蒙托邦|主编:(法)伯纳·布立赛//王道成//陈名杰//徐忠良|译者:王大智//陈娟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

2011-01-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55MB

评分

★★★★★
内容简介

《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内容简介:1859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任命查理·库赞·蒙托邦将军(亦称库赞·德·蒙托邦)为法国对华远征军总司令。蒙托邦将军时年63岁。

蒙托邦将军曾在阿尔及利亚服役多年。他既是仪表堂堂、举止文雅的绅士又是英勇无畏、胆大心细的骑士、战士。在1860年法国对华远征中,蒙托邦将军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了法国皇帝陛下交予的任务。

在军事远征中,蒙托邦将军一心想着为自身、为皇帝陛下以及法兰西民族争得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大沽炮台前、在北塘河口,英国远征军司令霍普·格兰特将军的作战部署显得更为理性。幸运的是,好运眷顾了蒙托邦将军。1860年9月21日,蒙托邦将军率领两支队伍与僧格林沁将军带领的30000清军蒙古骑兵正面交锋,在八里桥大获全胜。拿破仑三世因此赐封蒙托邦将军“八里桥伯爵”爵位。

蒙托邦将军反对焚毁圆明园,此举着实令世人钦佩,然而英国特使额尔金勋爵(此次远征的实际领袖)和格兰特将军却执意火烧圆明园。对于法军抢掠圆明园的行为,蒙托邦将军既无力阻止也没能制止。

回到法国后,蒙托邦将军因法军官兵的恶劣行径遭到舆论界的强烈谴责;与此同时,犯下同样恶行的英军官兵却在伦敦受到热烈欢迎。

蒙托邦将军在《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中详述了当年远征中国的具体情况,然而,直到1932年,《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才由将军的后人整理出版,此时距远征中国已七十年有余。《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迟迟不能出版的原因就在于法国人对法军官兵的劫掠行为始终无法释怀。法国舆论界认为,法军官兵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罪在蒙托邦,其本人和家人也因此在法国民众面前威信扫地。据说,蒙托邦将军的儿子蒙托邦上尉离开北京时并非双手空空。

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是1860年远征中国的大力支持者。法军将士回国后,将从圆明园劫掠的大批文物献给了欧仁妮皇后。欧仁妮皇后遂在巴黎南郊60公里处的枫丹白露宫主持修建了中国馆。今天,当年法军官兵从圆明园劫掠的文物就陈列其中。

王大智,女,1973年出生。博士,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先后发表法语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5部,教材2部。2004年被评为大连外国语学院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5年入选中国科协“参与联合国咨商工作专家库”第一批人员。2006年,获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009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陈娟,女,1983年出生。硕士,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现为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讲师。译著有《沙龙传》等。

目录
出版前言
序一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
序二 伯纳·布立赛
序三 王道成
序四 陈名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从敌方观点看历史,满清之腐败昏聩无以复加。
作为法军最高指挥官,本书的写作视角不仅全面而且客观,蒙托邦对战争的筹备也亲力亲为且有条不紊,在进攻北京之前联军却在中国采购到了一切物资,同时还顺手帮满清防御了太平军,反观满清方面则是一副疯人院般的场景,求和派与好战派互相扯后腿,还莫名其妙的虐杀使团,战斗中也表现的极为不堪,满清军队对联军造成的困扰简直还不如河北的土匪。
傻逼法国佬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