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神话(下)

机器神话(下)

刘易斯·芒福德

出版时间

2017-06-30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4.55MB

评分

★★★★★
内容简介

《机器神话(下)》是芒福德1971年正式发表的两卷集,上卷为《技术发展与人文进步》,下卷为《权力五边形》。从内容和主旨上评价,是一部文明史和思想史著作。

作者参照进化论,但突破进化论自身深陷生物学的局限,借助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精神心理学研究新收获,从人类的形而下研究深入到形而上研究领域,重新界定人类和文明,拓宽和深化了人类概念。他提出,人类,文明人类,除体质人类学的含义和标准(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等),还须有文化人类学的含义和人文标准(礼制、道德、伦理、艺术、哲学……等)。这一偏缺和疏漏严重影响了后来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偏重工具制作和工具价值追求,忽略了人文资源的继续创新和开拓。文明进化需要两套手段: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当今技术独霸天下,目标价值和人文标准被遮盖了。

《机器神话(下)》视野宏阔,引据翔实丰富,语言生动,并配精美图片和生动解说,可谓图文并茂。适合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史学、考古学、哲学、技术史、管理决策和新闻界等作为学科读物和教材。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长岛的芙拉兴镇。在其60年写作生涯中完成了三十多部专著。1972年获得美国国家文学奖章,1962年他的《城市发展史》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芒福德先生是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目录
第一章 探索新世界
第二章 太阳神回归
第三章 机械论的世界图象
第四章 政治专制与组织严控
第五章 科学转向实用技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哥白尼出力,太阳神归位,伽利略笛卡尔培根继往开来,科学变为实用技术,霍布斯操持利维坦,民族国家兴起,巨型机器重新组装,经过二战冷战注入活力,权力五边形大功告成。芒福德这本书写得酣畅淋漓,骂遍几乎所有科学家,鞭笞实用主义,同时呼唤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理性精神,所以他一方面反技术理性,抨击军事-科技权力联合体,一方面又反非理性,对各种后现代艺术嘴下毫不留情,芒福德这样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显露无疑。所以,跟读米尔斯的好些书一样,这本书最好不要当作严肃的学术著作来读,而应该当作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批判文本来进行体认。因为很明显,它是对一个特定时代的负反馈。
按需。
很疯
作者揭示,自由和协商是在自耕农的劳动和神社部落里初现,奴役专治是在游牧首领的猎鞭与巫术中诞生。前者因素占上风,就发展为自由竞争的市场,契约凝聚的共同体,从劳动中升华审美完善品质。后者因素占上风,就发展为种种寡头对无产者的等级支配和常态掠夺,除了依附于可汗的活体和尸体,无法回答“我们是谁”。游牧驯化马匹和发展弓箭后几乎没了创造力,三千年来大体停滞:驯化日常—狩猎—劫掠—抢亲—屠灭—可汗肉身称神具最高法律效力—可汗掌握一切财产分配和人身支配权—继续驯化。这个循环后半部分,就是作者指出的成吉思汗“全能主义”,其大札撒,首创人类史上绝对权力,也是后世种种极端权力的原型。另一条线是“巨型机器”,如财阀等,与此同步演化。作者局限是未能深掘“劳动审美”的万物有灵秩序,周宇《玫瑰秘苑》《雏菊世界》可互补之。
作为人文主义学者的立场值得尊敬,但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
还不如上卷,谈的大部分东西也没多有深度,而且还充斥着对中世纪盲目的怀恋(这种毛病不应该是他这代人有的,而是他上一代人就有过这种观念但最后也都被证实是错误的了)。正是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了解和偏见,对机械论的过度贬斥,芒福德只能极度悲观地看到未来,然后呼吁某种莫须有的人性天赋和新神学的意识形态统治。在他身上体现的正是典型的人文主义悖论。
一个优秀的社会学家怎么会滥用反问呢???(抱头) 说的也没有多有见地。仿佛回到看《乌合之众》的莫名其妙。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