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船事件

哲学船事件

奥索尔金

出版时间

2009-11-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5.98MB

评分

★★★★★
内容简介

1922年夏,苏俄政府开始对知识分子有计划、有系统的驱逐行动,此即震惊世界的“哲学船”事件。八十年后,随着俄罗斯档案的解密,事件始末终于大白于天下。 《哲学船事件》“档案文件选译”部分,系编者在莫斯科访学期间,自俄罗斯档案馆搜集相关资料汇编而成。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被驱逐者的见证”部分,摘选自流放中的学者、作家的日记和回忆录。

伍宇星,1968年生,四川蓬安人。先后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1994年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至今。曾往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莫斯科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从事俄罗斯思想文化翻译研究。

目录
哲学船及其乘客(代序)
●政权与知识分子——档案文件选译 1
列宁就驱逐作家和教授问题致函捷尔任斯基(1922年5月19日) 3
关千知识分子中的反苏团体——1922 年6月1日国家政治保卫局给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报告 6
列宁就知识分子问题致函俄共(布)中央委员会(1922年7月16日) 14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小错误:封面上的布尔加科夫和书中的布尔加科夫不是同一个人,前者是病死苏联的伟大作家,后者是被驱逐出境的神学家 图书馆意外之喜 摘录两段话吧:“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现在知道有三个东西将会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和心里:生命,哪怕是最艰难的生命,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信守义务是另一个宝物,它使生活幸福并给心灵以不背叛自己理想的力量;我所认识到的第三种东西是,残暴、仇恨和不公,无论在智识,还是道德、物质方面,都不能也永远不会创造任何永恒的东西。” “我试图倾听内心的跳动。他没有感觉到葬礼的气息,也没有充溢着愉悦希望的跳动。彼得堡的文化和国家建设的宏达在屹立的俄罗斯只是一粒沙。知识分子在彼得堡和那些毁灭的俄罗斯城市的宏达面前也只是一粒沙。而我们只是知识分子的一小部分,努力守护着将会“燎原”的星星之火。”
这是一个冷笑话
三分之一弃掉的 我沒有腦袋
被驱逐的知识分子是幸运的
由于苏联历史的特殊性,国内出版的苏联史书籍较少。除了沈志华做的苏联史外,有几本是特殊历史事件的记载。苏维埃(更准确的说是托洛斯基)有种想法要将一些顽固分子流放到国外,这批人总共有一百多。流放者乘坐的船被后人称为哲学船。主要的内容是这些知识分子对于苏维埃的看法。他们是相对幸运的流放者。其实最想读的是 Андрей Борисович Зубов的二十世纪俄国史,可惜翻译遥遥无期
别尔嘉耶夫:我现在依旧认为,平等乃形而上的空洞概念,社会真理应该立足于每一个个体的尊严,而不是平等。
除了别尔嘉耶夫站在了反思的高度,其余的知识精英们回忆经历的众多苦难只会哭哭啼啼与咒骂指控,这些回忆录充满了知识精英们孤芳自赏、怨天怨地,和《往事并不如烟》一个腔调,真是让人很难同情。老百姓在灾难面前是失语的,在精英们看来三五年的缺衣少食独裁专政足以让人生崩塌俄罗斯毁灭,可是他们热爱的「祖国」的百姓在他们怀念的君主与东正教之下匍匐了千百年。
好几篇都看的我想哭啊。。。伟大、多愁善感、痉挛战栗着的俄罗斯灵魂。。。
100th Anniv
当把诺斯替的灵性维度去除,马教徒便诞生了,只有狂热没有道德,建立一个又一个虚假的天国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