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传

三岛由纪夫传

[美] 约翰·内森

出版时间

2020-06-01

ISBN

9787532783748

评分

★★★★★
内容简介

“三岛有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使人觉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死后,每个朋友都不得不承认,

他们了解的三岛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

——————————

美国著名日本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约翰•内森,

六次与三岛遗孀长谈,采访三岛的父母及故交,

为这位曾经的“朋友”著书立传。

——————————

我认识三岛是在19 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在他书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开始写作……我常常是他聚会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是让我兴奋陶醉的时期:我二十四岁,一个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说家交上了“朋友”。

当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从三岛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长翻译,又在扳手腕时能够赢他的人。我确信这一点很重要。

可是在1965年底,我让他生气了。在他以为我会翻译他新出版的小说时,我却拒绝了,他决定不再和我来往。……

四年后他的死讯传来,我决定写一《三岛由纪夫传》。

——摘自《三岛由纪夫传》作者前言

——————————

三岛由纪夫“ 总是想证实自己的存在,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内森完成了这件难乎其难的工作,把三岛其人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芝加哥太阳时报》

约翰•内森(1940- )

美国人,日本研究学者,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和评论家,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系教授。

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和安部公房等重要日本作家作品的英文本译者。

出版专著《大江健三郎:描绘梦境的人》(1995)、《索尼秘史》(1999)、《无约束的日本》(2004)、《夏目漱石传》(2018)等。

1994年,大江健三郎赴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内森为其随行人员。

内森一度致力于摄制日本题材的影视作品。1982年,其导演的纪录片The Colonel Goes to Japan获艾美奖。

用户评论
料好足,完全是一本丰厚的资料纪录!修正了一些对他个人经历(童年-青年)错误看法,也包括一些很少被人提及的出版信息。 从少年的死亡幻想到塑造偶像到把自己制作成活标本,后期对我来说最困惑的:他作为一个如此新锐的作家,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让自己(和读者)最讨厌的人? 阿波罗是个人的,而日本传统文化中绝无个人性,这是他自己知道的悲剧,无法脱离这个母国孕育自己的的宫殿,并爱恋着帝国的倒塌和主体想象破碎
我的评分绝不客观。洋人罗列事件,对每一段写作作出短小评论,以讥讽的理性来审视伟人,真恶心 读完《鲜花盛开时的森林》再看看作者对三岛幼时经历无注脚的推测,更恶心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结构,先给出假设,然后摆事实论证。在这里,是否认同作者的假设并不重要,有启发的是他从三岛生平里梳理出的几次转折,以及潜藏在其后一贯的脉络。45年后,带有浪漫主义的古典文风不再受欢迎,那几年,三岛苦苦挣扎,与浪漫派决裂,写出了《假面自白》;50年代的风光和60年代初的消沉;戏剧在美国上演受挫,从豪华宾馆搬去了平民区;花去大量心血的《镜子之家》不受好评(很奇怪我第一次读时就非常喜欢,可以列入前三的那种)……这些都是我之前未曾注意的。这本书也很好地平衡了写人与写作品的两种传记方式,不多加评论作品,而仅摘抄,在我看来正正好。最后一章现如今看来还是惊心动魄,计划精确到每一个细节,联系到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日程安排,不愧是魔羯座!
一直习惯从三岛作品中的人物来拼凑他本人,似乎每个角色可以窥见一点他的影子,不过现实中的三岛身份太多、拥有“标签”太多,总觉得朦朦胧胧看不全。《午后曳航》译者、三岛曾经的友人内森所作传记用清晰的时间线将作品与三岛的人生经历串联起来,边读边回想起作品内容似乎更能明白三岛创作心境了。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很为详细,“出名要趁早”,尚在中学时期便小有名气的三岛,其复杂敏感的性格、极致的美学、对死亡的迷恋、扑朔迷离的性取向等多少源于童年的教养方式,而祖母夏子、母亲倭文重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两位极重要女人。内森也通过书信等详实资料力图为我们还原出一个更加真实的三岛,最终书籍、舞台、肉体、行动一起涌向丰饶之海。 书中还有很多没见过的写真,最高!
作为一部思想评传,很遗憾这本书没有涉及《丰饶之海》在三岛思想体系中的位置,本来我是很期待读到的。不过此书对三岛在强大的死亡冲动驱使下所形成的纯粹的文艺理念和为求死而选择了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武士道精神这一过程都梳理得很清晰。“他在疼痛之中和疼痛之后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东西。”——那便是他的存在之感吧。三岛之死未尝不是一个本质主义的悲剧。
三岛由纪夫与作者闹翻是对的,作者并不是那种能懂“三岛由纪夫”的人。为三岛由纪夫写自传也是因为三岛由纪夫的死法对西方世界来讲,过于日本式的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震撼。而三岛由纪夫的家人也更需要一个外国人来为三岛由纪夫作传。三岛由纪夫就像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本多,一个人坚守自己的秘密好多年,直到把心里话全透露(写)出来,就选择告别这个世界。书中看到三岛由纪夫赖以成名的那本书是《假面的告白》,是一本非常迎合大众的宫廷式文学。很多作家在达到这个门槛上就止步不前了,而三岛由纪夫轻松就跨过这个门槛,真是天才作家啊。总得来讲,这本书并不好看,远不如三岛由纪夫的自传。
感觉最后有点走火入魔
各个方面都不如另一版。把三岛的自杀单纯评价为性癖也太武断了。
简直就是诽谤…
好糟糕,竟然能把一个戏剧性十足的人的传记写得如此无聊。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