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

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

王美平

出版时间

2021-01-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81MB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内容简介

《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稿梳理了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政界、军界、知识界、民众的对华认识,重点考察了日本各界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与对策,探究该种认识对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影响,阐释日本对华观与侵华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近代日本对华观的流派、特点、规律等。《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稿认为近代日本套用西方原生型及日本型“民族国家”范式作为评价中国的标尺,而不能正确把握中国人民为完成近代社会转型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的本质及其进步意义,是导致其在看似正确的对华观基础上而错误地采取一系列侵华行动并*终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认识根源与思想鸦片。

《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分为五章,*章在追溯甲午战争前即洋务运动时期日本对华观的基础上,探析日本对于中国民族危机的认识;第二章考察日本有关封建体制内部进行的清末新政改革是否能够救亡图存、实现近代民族国家的认识;第三章阐释日本有关辛亥革命对于中国建设近代民族国家之作用的认识;第四章探讨日本对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动力——民族主义普遍觉醒的认识;第五章探究日本有关北伐是否能够带来中国统一、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认识。

目录
绪论 001
第一章 列强瓜分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
——从“沉睡的雄狮”到“支那已死”019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019
第二节 列强瓜分下的“中国亡国观”04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囊括了三百多件日文史料,作为研究清末民初日本官民对华态度(尤其是重大决策的不同声音)的中文资料汇编还是非常有用的。不过分析论证就比较尔尔啦。
历史学。
史料厚实,论述扎实。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应明确的道理,但是,这并不能用来作为“改造落后国家”的口号而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更不是以推动文明进程、建立国际秩序为掩体的诡辩。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日本对华观发生转变的深层原因,正视曾经的自视过大、故步自封所带来的落后,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着重看了结论部分,逻辑层层递进,对华观群体分类。
从日本各阶层(元老、军部、政党、知识分子、媒体、民众)对华认知的角度回顾了中国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对我国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慨老大帝国转型之不易,当然这和我们大陆国家的地理有关,也和我们的儒家传统和国民性有关,不像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忧患意识强。 北一辉、吉野造作、犬养毅等根据中国历史来判断时事并能做出准确预测令人映像深刻,其他日本人对我国国民性、治理制度的分析值得我们批判性的参考。 不管讨厌与否,日本是邻国,人种历史相近,研究日本并有所借鉴对我们总是有益的。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
由于下载量太大,速度可能会变慢,正在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