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

[日]大谷正

出版时间

2019-03-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5.34MB

评分

★★★★★
内容简介

1894年夏,中日之间爆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首次大战。以此为界,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则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这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战争究竟缘何而起?其间经历过怎样的复杂过程与时局变迁?此后的东亚情势又何去何从?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学者大谷正利用大量文献档案,从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媒体史、社会史等多个角度切入课题,将一场复杂的甲午战争展现在读者眼前。

大谷正,1950年生,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毕业,日本专修大学文学部历史科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出版专著《近代日本的对外宣传》《兵士与军夫的日清战争》,另合著有《日清战争的社会史》等书。

目录
序 章
第一章 战争前夕的东亚
一 朝鲜的近代与天津条约体制
二 日本与中国的军备扩张
第二章 从出兵朝鲜到日中开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新闻报道那段略去没读,甲午可以看做崛起的日本部分完成了丰臣秀吉的战争,从朝鲜到中国,而这次大清没有万历年间的幸运
作为一本由日本人写成的关于甲午战争的作品,这本书比较可贵的一点还是在于还是比较客观公正。书中对于这场战争中日本的责任并未做辩白,而且在丰岛之战的责任方和进攻朝鲜的责任方上,都明确指出日本是主动挑起一方。虽然在旅顺大屠杀上有所辩护,但也是纠结于被杀人数上,也不讳言日军暴行的非正义性。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对于战前日本政治家的行为和民众的狂热都有所批判,也在显示着对于战争的某些反思。书中用较大的篇幅对于日军的军事行动做了介绍,资料性较强,而书中使用较多的篇幅对于战争期间日本的“战争体验”做了较多的分析,结合中日民众状况对比,最具警示意义……
资料翔实和客观的再现了甲午战争前后日方的备战情况,比如辎重队这种战场上很重要却很少见书面的、以及涉及到的随军媒体、招募士兵、征用马匹都是以往没有读到过的,可见经此一役,日本不但形成了“国民”锐变,也为近代史日方成为一霸奠定了基础。本书内容不算多,基本点到为止,涉及到的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媒体史、社会史等多个角度。也第一次让我发现了,虽然甲午战争是日本胜利了,但是在外交上却完全失败了。虽然不是研究者,但读到新的资讯还是很有收获的。
语言简洁明了,没有日本学者常见的拖泥带水,视角很有意思:一是国内介绍甲午战争时很少注意到的问题,即甲午战争源于朝鲜试图摆脱中日,独立自主进行近代化的起改革、起义与革命(朝鲜民族主义的觉醒时刻);二是补充了国内史学界对日本政府的战时外交和日本陆军军事行动、战略及后勤布局等很少留心的内容。 就我个人来说,唯一不满的就是有一章明明叫“国民的形成”,但是并未谈多少这些问题,而后文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即在甲午战争中作为近代民族和近代国家的“日本”的诞生也没有做太多讨论,可能是篇幅问题吧,建议结合其他有关日本近代的书籍放在一起看。(个人首推岩波新出的“日本近现代史”丛书,共十本,由于翻译问题,建议大家选着看) 作为一本入门书,以及对最近日本研究成果的总结来说,是非常出色的了。
日本角度的简明甲午战争史。1894年的日本在内政外交上也不是如想象般强大,时而让人产生一种大清或许有可能打赢的妄想,但就像《走向共和》里呈现的一样,在慈禧寿辰上敲鼓到泪流满面的光绪,最终还是没有机会说出那句“皇天保佑”的话。
很好一本小书,三天即可读完。讲甲午战争的书很多,但是这本日本人写的书里还是讲了很多我们忽略的内容:甲午前十年,李鸿章以夷制夷成功保住了朝鲜;清军优势和日军的劣势;天皇爱好和平的虚伪,其实是担心打败的风险;日本打赢甲午战争,但是并没有达到战争目的,实际上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就不敢进一步干涉朝鲜,战后两年朝鲜借助俄国扫除了国内亲日派,日本企图吞并朝鲜的计划彻底失败,也至于要在1904年再赌上国运打一场更大的日俄战争,而那时天皇又会假惺惺的希望和平了。
想起在央视甲午战争纪录片里,日本人说的一句话,大意是:日清战争让日本尝到了侵略的甜头,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两日读完,日本视角的甲午战争(日清战争),每次阅读关于中国对外互动历史的别国著作,总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史实与结论(语言学习得进一步加快了),这本则是朝鲜的内政和台湾地区的抗战,从中可以发现或许在朝鲜人看来中日都不过是企图将其殖民地化的列强。读此书也再次感慨明治维新下日本近代化之迅速,从85年到34年短短十年时间便将军队近代化了,与隔壁大清简直是天壤之别(船小好调头?)。而隐藏在甲午战争背后的也有十九世纪末英俄世界范围内的冲突(朝鲜亲俄派与干涉还辽中英国的缺失)。
基本上该有的都还是有。
从日本的角度来叙述甲午战争,涉及政治,军事,国际和社会等角度,写得很精炼。就个人而言,第五章由于涉及当时日本的社会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太好评价,但其他章节均通过日方角度详解了战争经过。如果对历史了解度限于教科书的话,最好与中方记叙参照,能更好的理解。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
由于下载量太大,速度可能会变慢,正在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