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万千心理)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万千心理)

(美)D. L. Cabaniss

出版时间

2015-02-01

ISBN

9787518400331

评分

★★★★★
内容简介

■来访者如何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哪些力量塑造了来访者意识中和潜意识中的想法与情感?

■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给来访者提供最好的帮助?

对于心理健康从业者而言,进行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是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它可以帮助在健康领域工作的心理治疗师理解来访者、设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策略、建构有意义的干预计划,并进行治疗。

但如何以一种清晰系统的方式教授进行个案概念化的方法,却一直是一个难题。幸运的是,《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万千心理)》做到了。它为来自心理健康领域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了一条简明实用、操作性极强的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方法。《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万千心理)》不但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读之作,还能为已经在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士提供思考个案概念化过程的全新视角。

Deborah L. Cabaniss卡巴尼斯,医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精神病学临床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系心理治疗培训项目主任。她曾获得一系列杰出教学奖,包括由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授予的“艾迪斯·萨博森奖”。Cabaniss医生曾发表过大量有关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教学的文章,并刚刚结束了在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期刊编委会的任期。她与她的合著者还著有经典教材《心理动力学疗法》(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 Clinical Manual)。

目录
第一部分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第二章 如何运用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第三章 如何进行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第一部分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算是入门级的书吧,文字稍嫌啰嗦不够简练,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第一步,描述来访者的问题;第二步,搜集来访者的成长资料,找到来访者的行为模式,以及抓住自己(咨询师)此时此地对来访者的反移情感受;第三步,在问题和行为模式之间建立联系,不断澄清来访者的感受、行为模式与童年经历的关系,帮助来访者顿悟,从童年阻断的部分重新成长,建立新的适应的行为模式。
比较有用的是跨流派通用的描述部分。动力学解释部分越来越觉得近乎神棍式胡说八道……但又为了标记已读而硬着头皮读下去……
能把动力学这么元素化实在是功德
太浅了,读着很无聊...
最近我经常看到一个小女孩,她肥嘟嘟,很男孩子气,但又很害羞。 她很贪吃,经常包了最后的饭菜,家里人都叫她“妹包”;她情绪好丰富,动不动就哭,哭完很快就会笑,好多人都很怕她哭,觉得她很懦弱;她经常很好奇好兴奋好害怕又好期待地看着这个世界。 我好想走过去好好抱抱她,和她说,不要害怕。这个世界好好玩,无论你在哭还是在笑,大家都会欢迎你[拥抱][拥抱][拥抱]
一本通俗易懂的书,既有理论也有案例,看完后对动力学的个案概念化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对新手来说是本非常好的教材。
很细致的系统性框架,但执行起来有点难度。
六年前就该看的书……
是的,我看完了,却云里雾里,这种工具书真的需要买回来反复学习,翻看才能吃透,多次实践才能掌握,可能不需要去完整系统地整理一个思维导图或者学习笔记,可能多看一些这种工具书就可以慢慢掌握,可能看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就接收了里面的概念和指导,这也就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吧,从业者永远会或主动或被动的去学习,才可以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不断发展的人际中保持开放和健康的心态,掌握知识没有途径,只有不断地练习与实践。
读完脑中立刻有了框架!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