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下册)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下册)

傅谨

出版时间

2017-03-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0.12GB

评分

★★★★★

标签

艺术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试图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描述中国戏剧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下卷纵论1949-2000年中国戏剧的发展,有“戏改”的波动,有“*革”的奇观,有新时期的多元景象。有传统的坚守与回归,有政治和艺术的博弈,有现代性的追求和反思,有舞台形态的剧烈变化。这就是精彩丰富的20世纪中国戏剧。

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研究,著有《中国戏剧史》、《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等;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及《续编》、《梅兰芳全集》等。多次获得文化部、中国文联、教育部和北京市颁发的学术和文艺奖项。

目录
第十章 翻身和“戏改” (3)
一 解放了,翻身了(3)
二 改人:学习和训练(9)
三 改制:共和班与民主评议(18)
四 改戏:禁戏和禁戏的原则(2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下册从建国谈至当代,历经戏改与纠偏、大跃进与三并举、大演十三年到八个样板戏以及八十年代后的戏剧振兴与危机,说句不稳重的话,读得太刺激;《老舍沉湖》一节,眼泪又止不住地留。相比上册浩如烟海的史料文献,下册谈及的话题更加艰难与沉重。作者最难能可贵的,真的不过就是说了一些大实话,周全、透彻、详实而坦诚地关照艺术与艺人的存在,在一段难以厘清戏剧何以存在的百年中写一部真正的戏剧史。虽说作者长于京剧史,现当代话剧部分写得也很精彩,尤其是对《切·格瓦拉》的评论。另:戏曲现代戏、新编历史剧、话剧民族化真是20世纪下半叶的戏剧届三大显学。
傅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其书中丰富的历史史实和横纵多方的对比都是为了一个真诚的、考究的结果——为什么有这样的历史?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历史?立场清楚,辩证流畅,发人深省。
比前一本好的太多。里面很详细的讲了建国后戏曲改造运动的前后,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派的批评十分大胆有趣。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是真的看戏懂戏的(可以登记想看列表了
感觉这本比上一本有意思点,看完这两本一共花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亥,马上要正式开始读中国戏剧史了,我真的蛮抗拒的…我看不懂文言文啊,怎么办啊
这本下册令人恓惶。半个五十年的历史记载中,记录最多的事:“改”旧戏,创新戏。可是恁多的旧戏,改着改着,连着改戏、演戏的人,都没了;新戏,数量多,质量呵呵,就如同49年到79年的小说般,抑或还不如。 在这样背景下,民族戏剧还能有一定发展(吉剧竟是这时成型的),实属不易。 下册良心在,没因某些原因不录些什么,也没因某些原因多写了些什么。对解放后戏剧界的历史记录与评判,都相当公允。 当然,这段历史,终究会转化为文艺家笔下的故事。历史便是如此,一得一失,焉知非福? 最后,若不是翻这本书,都该忘了,《绝对信号》和《车站》是得过诺奖的。
后面看的实在太草率了,以至于一些人名再度出现只有一个模糊概念,不该不该
侧重于史料呈现,个别评述精辟,但很明显,这不是一本适合于应试的教材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