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甘苦

翻译的甘苦

董乐山

出版时间

2014-11-01

ISBN

9787513549387

评分

★★★★★
内容简介

这是《英语词语翻译》的新版。收录了知名翻译家董乐山谈翻译的一系列文章,包括翻译理论探讨、翻译批评、词典编撰、语言综述以及关于翻译心得的各类随笔。书中所收文章兼具逻辑性和趣味性,涉及范围广,论述精到,见解深刻,对提高翻译技能极有帮助。

董乐山(1924—1999),翻译家,作家,美国文化研究学者。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 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1950 年后历任新华社参编部翻译、审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1957 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等职。著作有《译余废墨》、《文化的休闲》、《文化的误读》、《边缘人语》等;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古典学》、《一九八四》、《中午的黑暗》、《太阳帝国》、《探索的路上》(编译)、《我热爱中国》、《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编著有《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等。

目录
1 “人文主义”溯源
5 “人文主义”译名溯源
9 翻译的要求——与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谈经验
15 翻译与知识
22 翻译与政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没想到是一本英译趣味小知识。
有点过于短小了,往往了起了个头就结束了。而且举例也颇多重复。如果能整合整合,再多加引申,应该可以做成不错的文集。
期望值很高,于返乡两日匆匆翻完,里边不少篇目有重复
为了解某个行业而读了这本书,内容差不多是各个报纸上专栏的合集,有内容有态度,但也有时代特色,什么汉语的殖民地化之类的,估计董老看到现在的俏皮话翻译以及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能气的活过来。
一半以后内容大量重复,但是比较短而且还比较有趣,学到了一些零零碎碎有趣的知识,搞懂了一些之前模糊的东西,像汉堡牛排和汉堡包,还有外国一些习俗和习惯社会知识。关于政治方面草草看过,那些讲社会知识的,mafia呀,吃的喝的和一语双关就看得很仔细。
20220814 死去的翻译分析又开始攻击我,想起了上学时候的笔译课作业。这本书内容里有些举例重复好几次。翻译太难了,太杂了,要学的太多了,真的。
凯撒Caesar与剖腹产Caesarean operation的关系类比成“鸡和蛋”的关系倒是很有趣。
文学翻译不单是文字功夫,还得是个杂家。
董老先生翻译的书,比如红星照耀中国等还是相当好的。这本关于翻译的书,有些内容不错,但是重复的观点、例子太多了,有些水。老先生已经于1999年形势,而这本书是2014年才出版的,如果老先生自己选的话,应该会删掉其中的不少文章,因为都是重复的。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