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桃花井的封面

桃花井

蒋晓云

出版时间

2014-10-0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0.60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 那千古一叹,是血脉中割舍不断的乡愁

★ 夏志清、王安忆推荐

★ 一部让人等待了三十年的小说

★ 如果《百年好合》记录的是传奇故事,那么《桃花井》书写的便是无言之恸。

★三十年后归来,蒋晓云以书写两岸议题的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作家张大春为之激动,直呼“她是我的偶像”。

《桃花井》是蒋晓云复归文坛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李谨洲老先生经历大半生离乱颠沛后,晚年回到家乡。老人寻回了失散的长子,更进一步找了个桃花井的寡妇董婆续弦,打算在老家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城乡的差距、父子的代沟、个性的冲突、利益的挤压等问题交相上演。且看老人如何智慧布局,在命运荒谬却又见真情的人生过程中,遂其所愿,落叶归根。

蒋晓云

出生于台北,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曾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博士班。曾任《民生报》儿童版、《王子》杂志主编。

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一九七五年发表处女作《随缘》,一九七六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作品后来集结成《随缘》《姻缘路》出版。

一九八〇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

二〇一一年春天以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同年夏天出版短篇小说集《掉伞天》。

目录
001 /〔代序〕都是因为王伟忠
007 / 去乡
021 / 回家
045 / 桃花井
083 / 探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所以说”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当年如何体面的乡绅县长,被土改吓得逃到了台湾,岂料刚去台湾刚过上了平凡日子又被揪出陈年往事,做了政治犯关在了火烧岛几十余年。遇到大赦也遇到了两岸可以访亲。离乡苦,归乡更愁。感觉那一代人有太多故事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可以写成书。
不喜欢。前面作者少年时代写的杨敬远还好,后来补的李谨州则是让我觉得作者通篇的怨气和鄙夷。一股小家子气。
2015年第46本:豆瓣条目里说此书是蒋晓云的第一部长篇,我倒认为作为长篇有明显的节奏问题,它更像是人物与情节相互指涉、血脉相连的短篇集。蒋晓云写眷村外的台湾外省人,写乖谬时代下的血泪斑斑与乱世难为,却更多地将视角放在了际遇不合困顿半生之后的游子归乡。这度尽劫波的重逢像极了一出闹剧,人心的算计,骨肉的隔膜,即便如此,那故乡的异乡人孜孜以求心之所向的,仍是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仿佛那是对流离一生的最好的报偿。不如《百年好合》。
这电影镜头一般的写法,没有那浓厚的思绪及饱满的情感是根本不能轻易尝试的~但蒋晓云却能把画面一帧一帧都推到文字里面,摇动手柄,故事娓娓道来,韵味悠长~真阅读一乐事呀~
并不是很清楚那段历史。却代入感颇强。人生离散,不是自己可以决定。慎思,慎行。
非常喜欢宝岛一村,光阴的故事,对台湾一直很感兴趣。作者说这本书写的不是眷村的人和事,不是王伟忠笔下台湾,确实,这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就是,说实话,大陆的人物从头看到尾没找出正面的来,看得我有点难受;对大陆上个世纪各方面落后的描写如此直白,我又有点难受;看到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人,因为政治,因为性格,因为境遇,处理不好家庭关系,无法和自己和解,老年境遇如此不体面,身不由己过一辈子看得我更难受。
这也是一本写民国的故事,前面有幸看过蒋晓云老人的两本书,风格近似,故事很和人情世故,也贴近民风——读起来自有沉浸其中的意味。我们看到了命运多舛的杨敬远,可憎可恨的董金花最后还有一股热血之情,实在是难得。
8.5/10 第一二章开篇太好了,那种芦苇花一样的愁绪就这么在我心里荡啊荡。
本来是个很好的题材,可是写的真的没有丑化大陆人的嫌疑嘛?书中每个大陆人都塑造成见钱眼开薄情寡义势利粗俗的山野粗人是非精………读起来又有点拗口,内容又有点鸡肋,没能产生该有的感动,只剩下不理解,我在湖南生活了七年,没觉得身边的人都像书里那么没人味儿………
复出之作 散逸味道十足 相较上一本读的《掉伞天》更喜欢 《兄弟》一章尤其深刻细腻 读跋读得眼热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