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夏阳

战夏阳

张大春

出版时间

2018-04-0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0.30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战夏阳》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二本。延续前作《春灯公子》中娴熟之极却不失当代感的书场叙事技艺,小说家将关注的视角从广袤幽邃的江湖林野、众声喧哗的市井书肆进一步聚焦到庙堂之上、塾宫之中,讲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场与科场的怪状、丑态与糗态,是各怀心思机关的诸品人物,也呈现了近代中国知识、权势阶层流动升降的复杂光谱──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小说家与史家,究竟何者是对方的倒错?

----------------------------------------------------------------------------------------

[编辑推荐]

★《春》在江湖,《夏》涉庙堂,说书人张大春戏说古代官场与科场怪现状,历时十二年,读者翘盼已久,中文简体版完整呈现

★新增五千字简体版自序《无关的有关》

★小说家一支笔×说书人一张嘴,讲遍古中国官场、科场各类奇葩人物与奇闻异事

★变造蜚语、颠倒虚实、凭空杜撰、无中生有——小说家与史家,究竟何者是对方的倒错?

★春夏秋冬,今古传奇——系列作品之《一叶秋》《岛国之冬》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秉承中国古典笔记小说的血脉,加入现代小说叙事技巧,民间故事控、评书爱好者必读。

★延续《春灯公子》江湖气风格,红金配色呼应“官场与科场”;护封采用特种纸张,内封黑卡印银,竖版腰条大字铺底,目录纯黑拉页,呈现质感与品相,洗练跳脱,又有古典特质。

张大春

华语小说家。1957年出生于台湾,祖籍山东济南。

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

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

代表作《聆听父亲》《文章自在》《大唐李白》《城邦暴力团》《小说稗类》《公寓导游》《四喜忧国》等。

在笔记体小说“春夏秋冬”系列中,张大春化身说书人,带领读者重返古中国热闹的说书现场、幽邃的故事秘林,一窥其堂奥。

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尤其生于现代,经常自诩为创造之人,殊不知我们充其量不过是夷坚、伯益、大禹。一旦听到了、看到了可喜可愕之迹,就急忙转述于他人,此市井之常情,一切都是听说而已。这正是春、夏、秋、冬系列作品的本质,一言以蔽之:民间。——张大春

-------------------------------------------------------------------------------------------...

目录
战夏阳
——司马子长及其同行的对话
太原错
——张玉姑冤错之狱始末
剑仙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无脑点赞。
张大春的难得之处尤其在于,他作为创作者,写东西看似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毫不费力,但其实他对于叙事方式,视角选择,语言风格等创作理论有着清晰且深刻的认识,他但凡下笔,为何做如此写法,心中跟明镜一样。写笔记志怪他没问题,评改现当代小说也不在话下。这一点《战夏阳》序中看得非常清晰。 回到《战夏阳》小说,巧在似评书转场一般,人物或线索前后衔接,将全书从头到尾串联起来,这种说书人一般 边讲故事边评议的写法,倒是和《大唐李白》很像。最后一个关于关于洪迈写《容斋随笔》保留异端知识及写作焦虑的论述,总感觉就是在说作者自己。张大春真是个宝贝~
比上一本印得好 尤其护封用纸 有显著提高。序有意思 啰啰嗦嗦都是一篇好文章。第二篇《太原错》第5段“捉住根囗囗”…囗囗二字就是薛蟠薛大少的“女儿乐,一根囗囗往里戳”。本书有好几个荤段子~
只能说“夏”比“春”略好。故事合集。
比春灯耐读
比较喜欢的故事有:《战夏阳》,韩信是萧何傀儡的脑洞很有意思;《眼前有一个》,江洋大盗“转型”剿匪将军的故事。整体观感不如《春灯公子》和《一叶秋》,本辑中的故事大多弯弯绕过头了。
虽然故事性弱,但是讽刺意味浓啊,比春灯公子好看
张大春也是像洪迈一样喜欢异端知识的嘛,这个世界本就是无用的东西更有趣
相比较江湖市井的春灯公子,鬼神杂乱的一叶秋,这本书讲的是科场官场现形记,很多内容仍旧是按照说书人的“胡说八道”路线来阐述,包括韩信不会打仗、与师傅之间关于文曲星的辩论、剑仙换脑、状元郎假想颜如玉等等。官匪的隐喻,科举的嘲讽、官场的斗智、刑狱的纠结,全书最精彩的篇章,我认为是《太原错·张玉姑冤错之狱始末》、《四个:从科场到官场的众生相》《道学无真,黄金无假·兼及曾国藩、李鸿章的师友扞格》,多看几遍,可以认识到自己是个文盲之外,在官场果然也是活不过两集的现实。
总是一种有头没尾的感觉…其实一直到科举那几篇都还有一种“旦夕之真”的写小说的感觉,到头来后面一拍脑门就掉书袋……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