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方之前的东亚的封面

西方之前的东亚

[美]康灿雄(David C. Kang)

出版时间

2016-05-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0.93MB

评分

★★★★★

标签

经济

内容简介

《西方之前的东亚》关注东亚地区是如何发展演进而来的,以及历史上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书中重点关注东亚历史上的四个主要大国——朝鲜、越南、日本和中国,探讨了它们是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外交、经贸和文化关系的,并比较了“汉文化”国家彼此交往的经验与其处理同北部、西部边境游牧部族关系的做法的异同。

康灿雄,美国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与贸易教授、韩国研究所主任,曾为跨国公司和政府提供咨询服务。

陈昌煦,北京大学外交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目录
前 言/001
第一章 谜题:东亚历史中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节 引言/001
第二节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006
第三节 本书的主题/01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朝贡体系
书中有些讹误,但是康灿雄了解东亚历史的时间毕竟有限,写这个书也算跨界,难以对他求全责备。另外没有参考Woodside的Vietnam and the Chinese Model实在令人不解。
书中很详细地描写了东亚朝贡体系,启迪了看待东亚战争与和平的视角,非常感谢这本著作
不是经济史,是国际关系。。竟然把汪直翻译成王志,这个贵校外交学出身的译者难道一点明史也不知道吗?《大明王朝》都没有看过吗???只不过从国际关系角度来说,朝贡贸易或许是美国霸权的另一个选项。#贵校药丸,以后不能耻笑隔壁的常凯申了#
第二页就错,作者忘记清越战争了?起码常识问题,而且朝贡体系维持和平?天朝和印度化东南亚国冲突也少,难道证明阿三体系也是和平?
虽然史料部分有误,但是对朝贡贸易的思考,东亚各国和中国的关系梳理的很有条理,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了历史。
个人认为主要在符号互动论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作者本人未必看过米德和Becker就敢搞建构主义,所以根本没加以注意):1. 既然把中朝越日单独从体系里剥离出来讨论,这套共享观念结构和制度设计的区域实际构成了国际社会,应该着眼于在过程中追踪身份的塑造,而不是到了身份成型的pre-modern时期再把儒家当既定之物;2. 在处理中国与游牧民族关系时,既然你引用的Marches West中已经明确了边疆战争是为了塑造边界,那为什么在战争的计量分析中把边疆战争统一为“冲突”,有没有可能,这是致力于塑造边界和身份乃至规则的规范性战争,也属于符号互动论的范畴。很多人认为康这本书逆天,其实逆天观点大多来源于他引注的学者,尤其是加州学派和世界体系理论那些教条又只会搞破坏的左派学者。不过我还是要收回对康的尊重。
补记。 本书主题是政治科学而非历史,对二手文献整理充分,并进一步分类,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但也出现了诸多错误,从译者的修改可见。大量运用二手文献的另一个弊端在于,可能造成对原始材料的误读,且书中不少观点都缺乏相关材料的佐证,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其次,作为深谙西方研究的学者,作者并没有对东亚地区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关注,引用多是西方二手文献,缺乏东亚自身研究视角;另外,作者虽照顾到了东亚更广大的区域,但限于篇幅和对各国具体情况的了解,所涉太多而所谈不深,不免隔靴搔痒,甚至出现了诸多史实讹误。 综合而言,本书作为研究朝贡体系对东亚国际秩序影响的西方研究著作,对入门者而言可以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东亚秩序图景以及“局外人”视角,尤其是关于历史争议是当代政治问题而非“历史问题”的讨论,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走马观花的外窥式历史社会学,第八章较有价值,但脱离真实历史背景去论述,难免自说自话。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