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与钢的森林

羊与钢的森林

[日] 宫下奈都

出版时间

2017-09-01

ISBN

9787508679181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外村自幼生长在北海道的深山小村庄,家境贫寒。刻板平凡的中学生活,一成不变的山居岁月,没有选择的迷茫前途,似乎都注定了他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摆脱出身的困扰。

偶然有一天,老师让他帮忙接待一位钢琴调音师,那架年久失修的钢琴经过调音师的妙手,竟发出宛如天籁的美妙音色。

琴音就像一道微光,照亮外村的灰暗人生。

从那一刻起,外村便立志成为一名调音师。

然而,不得不承认,人与人的先天条件千差万别。他来自封闭落后的环境,此前从未接触过钢琴。纵然拼尽全力刻苦练习,反复聆听钢琴乐曲,诚惶诚恐地跟着前辈仔细观摩,在客户眼中,在神秘高贵的钢琴面前,他仍然是个畏缩羞怯,欠缺天赋的乡村青年。

生来没有拿到一手好牌,那么努力是否有用?

只有音乐生而平等,与自然、世界融为一体,被包容,被接纳,被一视同仁。说不出口的话,难以言尽的迷茫和挫折,或许可以让音乐,替你发声。

外村,能否如愿告别大山,走进音乐的广袤森林呢?

[日]宫下奈都(Miyashita Natsu)

1967年生于日本福井县。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2004年凭借《静静的雨》入围“文学界新人奖”,登上文坛。2007年发表长篇小说《第四学校》大获好评。2011年出版的《有人不满足》获得“书店大奖”提名。其他作 品还包括《倾听远方的声音》《喜悦之歌》《太阳意大利面和豆子汤》《乡下男装店的模特老婆》《两个印记》《只有这么多》等。

罗越(Luo Yue)

198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辅修日语。曾为职杂志编辑、撰稿人,现为专职日文译者。酷爱影视剧与日本文化,自称“日剧爱好家”。翻译作品包括白石一文《这里是没有我们存在的地方》、冈田淳《在滑梯下躲雨》、大沼纪子“深夜面包房”系列等。

(新浪微博@罗越的日剧人间/个人网站 luoyueblog.lofter.com)

用户评论
《羊与钢的森林》书名引人入胜,绵羊和钢琴怎么扯在一起?读下来挺过瘾,“小绵羊”一样平凡学生的成长故事,平凡的像绵羊,也像森林里普通是树木,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这样平凡的故事,读起来也有几分纠结和检讨,还蛮启发的。
日本人的匠人精神都是站在尊重对方的角度上。这书里印象最深的是秋野老师,调音看似吊儿郎当,不是每个人都好好调,其实是因为大多人演奏水平不行,他调的音色太好反而弹不来。
“有没有天赋都要好好地活下去。……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双手找到某种更确切的东西。”
渴望成为外村那样纯净 正直 谦逊的人 那正是将会成为匠人的人
很平淡,没啥剧情,但是我大概越来越懂这种天生的本性的力量了吧,就像即使我的深海恐惧症让我对《碧海蓝天》有阴影,但是我还是懂那种想要与最本真的自己融为一体的感觉。读完过后更喜欢这个标题了,撇开故事内容与标题的联系不谈,光是羊啊森林啊这些字眼就会让我倍觉亲切,这应该就是天生的吧。这本书我打五星,是因为在阅读过程里的一些思考共鸣让我突然看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或者说更具体的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使这些东西是我与生俱来的,可是一直都未能清晰的表述出来,在这样一本关于改变命运的节点和寻找自身的平淡小书里,我想我也找到了能击中我内心最本质部分的力量。我想那大概是我的感情中最高尚最具有精神力的象征,我对自己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开始以为会像《编舟记》那样科普+主人公生活状态相互交织出一盘尚算丰盛的菜肴。匠人精神很日式,中心思想简单明了,但故事情节非常无聊,主人公的“豪言壮语”和配角的台词很日剧风,尽管不乏一两句金句。完全get不到这书能获奖的理由。好在篇幅短,最大价值在了解了调音常识,不至于觉得过于浪费时间。
本身作者想传达的思想是有一定高度的,可惜故事太过平淡,情节把控也比较一般,只能说是块值得打磨的璞玉,可惜。 “我们不是因为天赋而活。有没有天赋,都要活下去。我不知道自己有还是没有,也不想被这个问题耍得团团转。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双手,找到某种更确切的东西。”
因为书名看了这本书,可能是期望太高,看完略感失望
主角发现的“美”我读到感动得要死
想了想也挺浪漫的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