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的对话

隐匿的对话

[德] 迈尔

出版时间

2002-06-30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2.22MB

评分

★★★★★
内容简介

《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内容包括:以哲学家为敌:评施米特《语汇》;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神学抑或哲学的友爱政治;施特劳斯的霍布斯批判等。

目录
编者的话/刘小枫
中译本序/迈尔
以哲学家为敌:评施米特的《语汇》
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
神学抑或哲学的友爱政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专门领域的研究。
耶路撒冷和雅典应对现代性浪潮的暗中对话与合作。
第二篇文章帮助可帮助理解施米特的政治神学
据说,此书的解释与观点深深地影响了汉语学界对施派的理解。
还可以。
挺有意思,感觉二施之间的对话几乎成为了一种套娃。施密特认为自由主义抹平了政治同经济、审美等领域等级上的差距,施特劳斯则认为如此不过仍然陷在自由主义的逻辑当中,如果只有差别的强度大到足够区分敌我就能形成政治,那么敌人与敌人之间的差别便被抹除了。敌我区分沦为了一种强度学而无关敌人的性质。施特劳斯相信敌我区分仍然建立在一套伦理观念上,于此才能断定性质上的区别。当然,不难想象施密特会如何反驳施特劳斯:这种伦理观念不过是政治逻辑的衍生而非相反。关于伦理和政治孰先孰后的问题历代大儒众说纷纭,施特劳斯不一定就对,但显然施密特的论证漏洞更大。依他所言,敌我区分所依赖的强度必然基于两个共同体之间的差异,而共同体之所以为共同体是因为他们共同持有的一套伦理。伦理是先于敌我区分的。
《为什么是政治哲学》和《二施,政治的概念》两篇较好
施密特从善如流地接受了“霍布斯是反政治的思想家”
没有青年学子能抵挡的住施米特和施特劳斯的诱惑。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