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模式

万科模式

华生

出版时间

2017-04-30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3.36MB

评分

★★★★★

标签

经济

内容简介

万科股权控制权之争及股东与董事会、管理层和事业合伙人的激战,一波三折,争论的核心最终归结到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规范的制度建设问题。《万科模式》详细讲述了万科之争的始末,对国企改革和上市公司治理发表独到见解和建议,并将中国内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情况做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改进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规范的制度设计建议。万科之争为人们上了真实生动、惊心动魄的一课。作为万科之争的当事人和焦点人物之一,作者亲历其中又不失研究者身份的理性意见,许多已经转化为政策,成为难得的理论同时推动实践的重要力量。这也是《万科模式》的特殊价值所在。

华生 知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发展与改革的体制机制设计研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即价格双轨制过度机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动者,近年来着力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设计与应用。现任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著有《中国股市的经济学思考》《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中国股市:假问题和真问题》《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点难点辨析》等。

目录
万科之争的意义与遗憾(代序)
作为独立董事在万科董事会投票立场的说明
为公众股东争取发言和表决权利的投票
没有人能够一手遮天
大股东就是上市公司的主人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从万科事件入手,探讨公司治理,体现了对中国公司独特性的思考
“学者”
全面总结宝万之争的力作。作者深度卷入此次事件,应是一时义愤使然,然而事后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冷静思考,则体现出一个经济学家的本色。通过与美,德,日,法等发达国家的比较,本书一再追问,以"一股独大"为特征的中国证券市场,能否以宝万之争这样一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公共事件为契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之路?在中文世界里,这样的真问题很可能是第一次得到如此系统的讨论。
内中有乾坤;可惜公司治理博大精深,隔行如隔山呐
一半是当时股权之争时华生的几篇文章合集,一办是关于美得日等国的公司治理资料,中间有一个整理得不错的万科股权之争的时间大事表。
最有意思的是大事记,一波三折啊。
附录之前的部分,很精彩,顺带讲了些外部以及底层观察不到的种种,虽然话没说太明白,至少点了点。附录的部分,质量要略微……比如说外部审计员,这种译法,可能出自学生之手吧?
当年只顾着吃瓜了,华生的文章也没有去看。书中详细列了股权争议的时间表,还是很相信的。18年深圳中院就独立董事回避问题,认为董事会当时没人反对,董事会已一致“同意”,继而驳回了撤销董事会决议的请求。
王石:你没当过万科董事长,你懂个屁
对宝万之争做的梳理和总结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