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国家形成

教育与国家形成

安迪·格林

出版时间

2004-01-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40MB

评分

★★★★★
内容简介

《教育与国家形成》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围绕“国家形成”这一核心概念,深入探讨了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教育体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全书包括“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国民教育体系的社会起源、教育与国家形成、欧洲大陆的教育和中央集权制、美国的经验:教育、民族性和地方分权、英国教育和自由国家”六个部分,作者以另类视角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葛兰西的意识形态和霸权理论阐明了国家形成对于解释现代教育制度起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家形成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教育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教育与国家形成》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教育与国家形成》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比教育学家和教育历史学家安迪·格林教授撰写的一部享誉西方教育学术界的教育比较史研究著作,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尽管碰到语言上、思想上、学术上的诸多问题,但尽力准确地传达作者在《教育与国家形成》中的所思、所想。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
小学入学率
小学后入学率
教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从近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与形成的角度上看待教育事业,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历史与阶级构成特色都决定了其教育事业的特色,宗教改革、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自由主义的兴起、国家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中产阶级的权力扩张、垄断工业组织的出现等等,教育不是偶然的事物,也不应该是政治的牺牲,要确立成促进国家强盛与公民素养两者平衡的好东西。
略显艰难的摸鱼鄙人之二。 对于学校外因素(政治、经济、阶级)的考察往往生成了我对于学校较广义面向的考虑,然而,我还是只能在关键词层面上做出零碎和断裂的总结:资产阶级/地主-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这一阶级序列中对教育氛围的意识形态诉求(古典的/适用世俗的)。人群流动。性别。种族。自由主义诉求与对国家管控的敌意。民族认同宣传。语言/方言教育。法国、美国、英国。 but论证确实过于反复,让人难受。
历史比较研究课的报告书,真是不好读。“国家形成”的概念笼统而包罗万象,所以也说不好是否真可形成理论,有一般性的启示。不过阅读过程中,倒是帮助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框架,比如:经济基础、社会关系、阶级平衡、意识形态等。教育是国家形成的一部分,是教化和经济的工具,所以总是没有自主权;在思考教育的政策和问题时,亦需要放到更大的棱镜中看,而非单纯地说对与不对。20141209
M
“这套丛书还有 《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政治、市场和学校》,《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教育与国家财富》,《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
葛兰西。法国教育史梳理很细致
开篇涂马韦,难怪藏在河仁( 对意在学史者友好,以论带史易懂且富启发。然就社论驾驭水平而言,法国篇始显乏力,英美篇已手忙脚乱,不时返回前涂尔干水准,这不该找如“经典社会学叙事的内部张力”的话术背锅。
重点对照法国部分,教育双轨制部分和全球拍卖中提到的数字泰勒主义、学历承诺失效或可从阶段上连贯为一体
社会基础与路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公立教育体系与义务教育的出现是后发国家想要赶超前辈的捷径;实用性,也就是社会价值,包含驯化、弱化冲突、思想控制、民族意识的精神导向、提供可替换式官僚和技术人才是国家政权设立国家控制的普适教育的初衷。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