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

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

王震中

出版时间

2010-11-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05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主要内容简介: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本卷梳理整合历史文献与甲骨文、考古学材料,考订商族的发祥,起源和先商时期的迁徙问题,探析先商文化以及灭夏之前商族社会形态的演变。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商族的起源(7)
第一节商族的发祥:"契封商"与"契居蕃"(7)
第二节帝喾并非商之始祖(12)
第三节有娀氏、高辛氏与商族缘起(1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近五年后重读,收获不同。20161215.
《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虽然篇幅不大,是《商代史》丛书中最薄的一本,但由于所涉问题争议已久,至今莫衷一是,故而难度较大。王震中先生能够做到有破有立,对商族起源与商汤亳都所在两大疑难问题均有创见,着实不易。对商族起源问题,王先生强调要重视商族男系先祖,对母系与所谓鸟图腾传说均只能作为间接线索,不能视为直接证据。有关商汤亳都所在,郑亳、西亳二说最为流行,王先生首先通过论证偃师商城始建年代早于郑州商城,否定了郑亳说,继而又因为偃师商城是夏、商分界的标尺否定了西亳说。王震中先生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提出商汤亳都应称为“郼亳”。王先生首先明确了卜辞中的“大邑商”与“商”均指位于今河南安阳的殷都,再依据征人方卜辞中由商至亳仅需一日,最终将郼亳确定在内黄。
梳理的算比较清晰,也有基于历史地理考证的“亳”为内黄之郼亳说,颇具说服力。
按需。
起源,论证可以参考,不能当作定论。
对“汤始居亳”的论证确实是有新意,内黄亳都的角度也很有意思,但还是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邦国-王国的论调看的有些疲劳了,不过也确实没有更为影响力的考古学聚落研究的理论范式。还是不错的一本书,方法论上给了很多启发。
自契至汤,商族社会形态的推移,经历了由中心聚落形态走向邦国再走向王国这样三个演进阶段。夏商周区别于一般邦国的最重要特征就是由国上之国与国中之国共同组成的复合型国家结构。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