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封面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出版时间

2007-12-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6.13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理解来进行文学史概念的引导,传递出文学史的信息;同时,打破以往文学史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现,显示出特定时代多层面的精神现象。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贯穿了主编陈思和的几个颇具创见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的理想主义”、“共名与无名”等,以此梳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成分和发展流变。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文学现象为依据,在介绍文学运动史料和文学史背景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作品分析方面,使学习者通过解读作品去实现对文学史中体现出的精神传统的理解。书中将当代文学史分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主导特征战争文化规范、和平建设时期新的文化规范以及“无名”时代的文化多元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学史教材,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探索性,适合大专院校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文学研究者做参考。

陈思和,男,1954年1月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禹。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工作。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著有专著《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论》(韩译本);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编年体文集《笔走龙蛇》、《马蹄声声碎》、《羊骚与猴骚》、《鸡鸣风雨》、《犬耕集》、《写在子夜》、《豕突集》、《牛后文录》;选集《陈思和自选集》、《还原民间》、《黑水斋漫笔》、《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对话集《夏天的审美触角》、《理解九十年代》等。其中,《中国新文学整体观》1990年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陈思和自选集》1998年获...

目录
前言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
第一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
第二节 胜利者的政治抒情:《时间开始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顺顺,想死你了
做为教材 我不爽
作品精讲+作者照片展览2333,大大加深对于作者及其代表作的印象,结合洪版梳理时间轴效果翻倍。以及,翟永明那张照片真帅……
此书主观气息浓厚,传达出对社会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不一定单纯来自所列举之作品本身。同时,编者一再强调“民间隐性结构”,使得许多小众作品被给予关注;当然,主流之外不乏魅力,但要意识到,小众作品欠缺归纳当代文学历程的说服力。此书可作为正统教材绝佳的补充延展,若要以此为纲,或许还有待考量。
附录3的讲话非常让人感动。不过都过去快20年了,他似乎还是不想对90年代多说几句,有看法到底是什么看法,这个人怎么这么沉得住气啊。
拜读经典
里面我get到的陈思和老师最主要的理论便是“共名”“无名”写作和民间文化形态的藏污纳垢
看完序和第一章,对我而言要比洪版好读,史尤其政治相关背景介绍很精简,更侧重政治背景下的富有个性的文人与他们作品的命运。很对胃口。 读到第四章,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再现...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宣传...历史知识与正确观念”,好眼熟,恍然这不就是古罗马维吉尔的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创作路径和目的吗!真的日光底下无新事啊。 23.1.7终于读完,很喜欢这种具有个人研究风格的教材,喜欢对作品的细致分析。可与洪版共读。
有图,有性别
不求全,而是通过对典型作品的剖析勾勒出当代文学的面貌来,选篇有自己的特色。前三十年最好,作者试图在官方意识形态控制的千篇一律的表象下寻找出一种层次感,在官方视角之外寻找隐藏的知识分子视角和民间视角,并对非公开发表的潜在写作进行挖掘。八十年代后文学发展日趋多样化,此时作者甚至将眼光放大到了音乐和电影领域。直到九十年代时代共名瓦解,无名状态出现,文学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来。最终作者为我们呈现的是一部彩色的文学史,较洪版要活泼得多。个人愚见,当代文学史看一本洪子诚一本陈思和也就足够了。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