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士绅和宗族

理学、士绅和宗族

章毅

出版时间

2017-08-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6.87MB

评分

★★★★★
内容简介

《理学、士绅和宗族》在南宋至明代中期的长时段内,以徽州为代表区域,深入研究了理学在地方社会的传播、士商群体的形成以及宗族组织的出现,三者之间相生相成的历史。《理学、士绅和宗族》认为,明代徽州宗族社会的出现,根植于十二至十五世纪宋明时代的历史进程之中,深受王朝政治和地缘环境的影响,是理学价值观深入传播之下,士绅和商人等主导人群共同塑造的结果。《理学、士绅和宗族》采用了整体史的新视角,致力于重新梳理地方历史的发展脉络,探析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在研究方法方面,《理学、士绅和宗族》强调对方志、文集、谱牒等官私文献的综合利用,尤其注重在旧史料中开掘新内容,对人物传记和微观史实多有细致的考辨,兼具汉学研究的特色。

章毅,1974年生于安徽,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史、明清史和社会文化史。有多篇学术论文,见于《文史》、《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等期刊。曾获2006年度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者论文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早期的地域和历史 10
第一节 黟歙之地 10
第二节 程灵洗、汪华本事 15
第三节 豪强与道师的世界 2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牛逼,讲述了宗族观念可能是在明初被构建出来的,以北人南渡为开端,然后由原始道师的祖先崇拜带来的社会秩序发展到元朝的佛教带来的社会秩序,再到元末明初依据程朱理学建构了宗族体系并且规范了社会秩序,这样的一个思想观念的发展转变过程。而且因为宋元都是重商,明初则抑商,由于经济需要以及缓解逐利而带来的道德压力,所以构建了宗族体系。这套逻辑很具备说服力,并且有很多观点可以继续深挖下去。算是对传统徽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质疑吧!非常棒!另外忘了说,在黟县碧山村的猪栏老油厂读完的此书,窗外成片金黄色的麦穗,远处则有青山,身边有溪流,很美的地方!
应该说写的还是很好的,很多地方分析很细腻,有一些精彩的前后呼应。但是有一个关键的缺陷:承担宋明徽州长时段思想文化演变的社会阶层到底是什么?书中先后用到“士绅群体”“士大夫”“地方精英”“地方儒士”“宗族”等等概念,须知这每个词背后都可能有着相互牴牾的理论预设和宏观判断。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是:长时段内充当“中间阶层”的这类人的性质是如何变迁的?而不是研究到哪一具体时段就照搬该时段已有研究成果的现成概念。由于这样的缺陷,结论部分力度完全不够,未能推进对社会结构变动的整体认识。
改打五星。 很多地方或许失之简略,但硬生生啃了元代这块硬骨头,意义绝非一般。 另,附录优秀,特别是对初入学门之人而言。
中古史研究和宋元以来研究中考察对象和使用材料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得不说明清史研究尤其是民间文献研究的方法、视角、思路可以给我们中古史研究很大的启发意义。
基本是从思想史、社会史、宗教史、文化史等角度,对宋明徽州士绅阶层的发展进行的梳理,功夫是足够的,但也谈不上别开生面。基本的做法是,材料总概-个案梳理-思想介绍-小结。好读,思维在大的方面清晰,结论明确,但转折粘连处多罅隙,其何以然亦未明。如制图者描出大略,使经纬明晰,但各处地理则不能尽白。
@2020-05-08 14:56:26
理清了宗族的形成过程
看完仅有一点启发:中国的宗族组织是一点一点逐步建构的 @2021-07-19 14:07:02
各章的小结和结论写的极漂亮,以至于尽管正文谱谍梳理令人头大,但读来也很有收获。
史料扎实,行文极佳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