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

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

彼得·温奇(Peter Winch)

出版时间

2016-09-30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88MB

评分

★★★★★
内容简介

1958年出版《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努力把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理论推广到关于社会探究的广阔理论中去,坚持行为的意义源自于其中的人类社会活动的背景,认为社会科学仍然需要识别出多种类型的规则、不同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则及其构成的更大生活形式背景之间的关系。主张:“任何有价值的社会研究在本质上必须是哲学的,任何有价值的哲学必定关心人类社会的本性”;社会科学的任务是“理解”,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必须以语言为媒介,而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语言的指涉是由实践规则所支配的,因此实证主义者所追求的那种表现主义式的社会学理解便失去了可能。他认为:“说明是与理解紧密关联的;理解是说明的目标和成功的说明的最终产物”。

彼得.温奇(Peter Winch,1926-1997),英国哲学家、社会科学学家,新维特根斯坦主义者。曾任伦敦国王学院、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哲学教授,作为维特根斯坦的学生,深受其影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科学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伦理学与宗教哲学等。

目录
第一章 哲学的定位
1.目标与战略
2.哲学的小工概念
3.哲学与科学
4.哲学家对语言的关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结构主义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概念的/经验的二分法。“除非存在某种不是说明的结果的理解的形式,否则说明之类的东西就是不可能的。说明之所以被称为说明,仅当存在着,或至少被认为存在着理解中的缺陷之处。于是,必须要有某种标准才能度量这种缺陷,而这样的标准只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进而,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是表达在概念中的,而概念构成了我们所关心的题材的形式。同时,这些概念也表达了应用它们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生活特征。”
读一半放弃。还是补好哲学(尤其是语言哲学)再来读吧。
这学期我们用整整一个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一下认真阅读了这个文本,虽然温奇本人的论述是有点循环论证式的,但是这种论证严密度是可以学习的。在一开始我们是一段段读,甚至是直接读英文,中文只是参考,翻译的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正如很多哲学家谈过,只要有context,便是可理解的。对我而言这本书,感觉不适合自己一个人读,或者必须按自己的习惯写个书评或报告,帮助自己梳理。
“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引入‘语言的维度’是一种理论创新“。 在阐明社会科学独特的研究逻辑和方法上掷地有声——需谨记人道敏感性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语境对于概念的意义的重要性。 举证,反驳,论述的条理性也值得学习。
待对比英文版
很难评 前面真的看的很混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后面还好 感觉也有翻译的问题 所以最后是说社会学和自然科学是有不同的对吧!
(目前看过的)最好的社会学著作,应该作为不只是社会学 而是所有文科的必读教材 不过哲学成这样,还叫社会学吗?
序言和章四读得细了些。
怎么说呢,其实对书里反驳的问题,在今天已经有比这更好的反驳了,读这种书的意义还是在于理解论证逻辑吧。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