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局外人

(美) 贝克尔

出版时间

2011-02-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92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内容:本丛书所选书目大抵有两个中心:其一,选目集中在国外学术界新近的发展,尽力揭橥域外学术90年代以来的最新趋向和热点问题;其二,不忘拾遗补缺,将一些重要的尚未译成中文的国外学术著述囊括其内。众人拾柴火焰高。译介学术是一件崇高而又艰苦的事业,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这项事业,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学术本土化作出贡献。

霍华德·S.贝克尔,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第二个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标签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其主要著作有Writ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Art Worlds,Tricks of the Trade,Telling About Society等。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致谢
第一章 局外人
越轨的定义
越轨的发生与他人的反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关于越轨的定义、越轨行为产生过程中越轨行动者和规范执行者/制定者的研究,注重越轨的多方互动过程
互动论的锋利之处,正好也可以切入中国社会。
一般般.....
简明透彻,对方法论的阐释值得加一星。关于个人利益、群体亚文化、权力与社会表征(认知与共识)操纵,很有深入挖掘的价值。和戈夫曼一样,这种对日常生活中“不言自明”事实的捕捉、言说和系统化分析,其实才是最考验反思性和洞察力的,也是我觉得最有魅力的一类研究。
这一遍读的太浅了,以后有机会重读吧。 “第九章 越轨行为的研究:问题与同情”是写研究反思的绝佳范本。
介于教科书和研究报告之间的书;从多个方面讨论了越轨的定义,越轨行为的种类划分也很有意思,至少给我一些奇怪想法以听起来并不缺德的归宿;舞曲音乐人部分则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相对于大麻吸食者,这类更外放,也更为大众所理解与接受——但我还以为要分析摇滚乐之类体现的反叛价值观呢,实际上并没有()对越轨道德层面的批评意见令我沮丧,好吧,我果真是轻群体而重个人的自私家伙,而道德不像法律,哪怕国家不同,至少白纸黑字明明白白,但对道德的规范的确是模糊又差异性极大
假装读过
入队的时候就讨论过持qiang合法化、大ma合法化的问题,核心价值涉及了:在实体利益上捍卫权利、用qiang支抵挡有可能疯癫的国家(跑题了)(不过老美xx合法化进程恰巧印证了贝克尔所说规范的动态性以及权力的不对等)。所以贝克尔的局外人论述很流畅,比齐美尔“陌生人”概念多了行为越轨,比涂尔干“失范”概念多了“规范”的再定义,比默顿的“越轨”分类多了动态考察。贝克尔主要描述了大ma吸食者、舞曲音乐人的“错乱”行为,前者的隐秘性同后者的公开优越感形成对比,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社会控制和群内支持造成的。同时,他提出了“道德提倡者”和“规范执行者”来辅助论证规范形成的一般过程,反驳了贴标签行为效果程度和理论化提法、形成了越轨的经验研究和互动理论。合法化的今天,或许破产姐妹Max会说,这下没人能叫老娘毒虫!
越轨是被社会创造出来的
R.I.P.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