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再造金山的封面

再造金山

费晟

出版时间

2021-01-3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2.60MB

评分

★★★★★
内容简介

作为英帝国最偏远也最晚开辟的殖民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自十九世纪以降迅速沦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的资源边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历史是世界史研究中基础非常薄弱的领域,《再造金山》利用环境史的新视角整合了之前零碎保存的史料,从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及生态变化的角度探讨澳新历史变化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国别史研究中重视政治经济话题,从而容易忽略地缘上较为次要的大洋洲区域史的局限。《再造金山》以澳新华人移民的经历与命运为线索,力求展现全球资本主义及西方殖民扩张中人口交流、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以及文化冲突之间的复杂互动。

费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慕尼黑大学博士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国际环境史学组织(ICEHO)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环境史、大洋洲史与华人移民史。论文发表于《历史研究》《世界历史》Global Environment等刊物。

目录
图录
表录
自序
第 01章
序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这部作品广泛蒐集史料,得到澳新学界多位学者的帮助。大部分内容紧扣淘金热,从殖民地建立入手,讲述牧羊业的发展,再进入淘金时期的移民热潮,这是较为完整、合乎逻辑的叙事顺序,也更符合历史的全景瞻望。本书是生态视野角度的阐述,不过,政治文化依然是根本核心。欧洲中心的生态观导致了针对华人的文化与经济的排斥的合法性,迫使华人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艰难谋生。作者把华人海外移民的历史纳入世界历史的范畴,与异质文化的碰撞及种族观念的冲突相联系,重新审视华人移民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生态与社会变化的能动性,是有意义的探索。
移民生态与资源边疆。还原19世纪澳新中国移民的农矿经营如何改造了生态景观,而且从文字中看得出,费老师为澳新中国移民之历史地位的正名“掷地有声”。文笔好好,之前每当论文写不出来,就会看看这本书寻求力量。
值得一看,可惜只至1900年代。 除了種菜,無論淘金、種香蕉抑或捕魚方面,華人似乎都對生態造成破壞較多。究竟是因為華人身在”異鄉“所以無視生態保護,抑或天然缺乏保護生態的意識?
费老师的文笔很好,很流畅(声音也好听)。本书运用生态—文化网络的分析方法,表现出一种在复杂权力网络中的“匮乏”。根据费老师在读书会上的解释,生态霸权的概念也挺有意思——在一定程度上对一定范围的生态资源进行主导分配,继而实现空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位的支配。然而,个人认为太过于强调生态霸权,实际上是在回避资本的力量、对经济利益最直接的渴求。欧洲在澳新殖民地建立的生态霸权和其在美洲所建立的是不同的,欧亚大陆物种共享,并非割裂,资本注入与政治加权,这两点的重要性在本书中被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从生态视角看历史的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历史是在重复演绎中。只是换了另一种面具。
必须给五星,读完思考了很久。八个字总结——“没有华人,何来澳新”。在欧洲殖民者、原住民之外,还有其他人(在此书中,当然是华人)的身影,这也就是费老师所强调的多元性。可能是我自己接触的太少,到目前读过的书,讲到殖民地社会,似乎只存在“殖民”“被殖民”这一组相向的过程。本书无疑给了我新的视角。另外,本书文笔生动,叙事流畅,不管是作为环境史,还是全球史,都是难得的佳作。
从淘金到蔬菜种植到香蕉贸易,还有之前的海参贸易等等,海洋的气息呀~
全球史。从中国市场对南太平洋海参、檀香木、海豹皮的巨大需求,到华人劳工远赴澳新淘金、种菜、垦荒,被种族歧视和排斥,中国人/华人的活动嵌入到欧洲殖民者对澳新的殖民治理以及对这两块土地资源的影响上。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