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诠释学史

西方诠释学史

潘德荣

出版时间

2016-09-23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0.95MB

评分

★★★★★
内容简介

《西方诠释学史》为作者多年来研究诠释学的一本厚积之作。《西方诠释学史》完整地论述了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史,时间跨度从古代希腊到后现代,通过大量可靠的第一、二手研究资料完整地勾画出了西方诠释学发展史的主流线索;通过梳理阐明了诠释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突出强调了古典阐释学和方法论诠释学的意义和价值;《西方诠释学史》特别关注到目前国内学界较少涉及的《圣经》阐释学,以及贝蒂、赫施和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裨补了国内多年只关注本体论和存在主义诠释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打破国内将阐释学等同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的误区。

潘德荣,男, 1951 年生,德国鲁尔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诠释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本体论诠释学学会”副秘书长。2006-2012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目录
导论 1
上篇 古典诠释学 11
第一章 古代希腊:从神迹到智慧 12
第二章 属灵的语言与属人的语言 38
第三章 斐洛:从叙事到隐喻 4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说实话,这本书写的确实浅,对于大多数诠释学家的理解非常肤浅,甚至反驳也是非常肤浅的——看潘德荣对于罗蒂的反驳就可以知道他对罗蒂理解的多少片面了。罗蒂的理论核心就是反本质反逻各斯,潘德荣却在本质的意义上反对罗蒂,压根没理解罗蒂思想的精髓。还有海德格尔一章,很多人说看不懂,其实我自己搞现象学的也看不懂——因为潘无力驾驭海德格尔,所以只能用各种行业黑话来进行逻辑打圈,企图敷衍了事,这是国内学者的常用做法,没有能力说清楚那就用各种黑话,各种高大上的名词轮番炮轰,以掩饰内容的实际空洞,由此国内的学术盛况,可见一斑了……
看完发现我对诠释学也不是很感兴趣,就当知识补充了一点也不错
《真理与方法》的论述顺序如果可以被称为“综合”式的话 潘老师讨论伽达默尔的那章 可以被看做“分析”式的 毕竟一个理论在建构时的顺序不必是最好的介绍的顺序
对于学者而言,诠释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要。毕竟我们是向“书本”讨生活。如果对书本“诠释”的不好,就很难深入其中,获得真精神。进而也无法客观准确地把自己所学“诠释”给别人。慕名本书以及本书作者很久,所以很早就买了这本书。只是最近才开始读。当然,通过阅读本书,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此,我心存感激。但是缺点也很多,就是语言啰嗦,没有焦点。其实没必要写这么厚,很多东西是可以删去的。作为教材,尤其是“历史性”的教材,我觉得最后是抓住一天“主线”叙述之,论证之。而不是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也添加进去。这个年代,知识爆炸,我觉得书还是要精要一点,能少就少。 当然自己受益了,但是如果将来有人要我推荐相关书籍,我估计不会推荐这本。原因是阅读“成本”太大。
理解与解释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整体与部分 狄尔泰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真理
不太喜欢,放弃
这本诠释学史是真的不错,看完之后对于诠释学的发展,类别会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即使对于外专业的读者来讲也没有那么不友好。对于学中国哲学的人来说,诠释学也是一个适合的可借用资源,尤其是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本体论诠释学
保罗真猛!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