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三卷)

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三卷)

干春松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03-01

ISBN

9787300242552

评分

★★★★★
内容简介

1840年之后,中国经历西方的冲击,在政治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的原则的认知上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的背景下,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家们一方面试图以中国古典的政治观念来吸纳乃至批判西方的启蒙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则又深感中西政治思想的巨大鸿沟。由此,这个时期的政治哲学呈现出明显的中西杂糅的特征。通过对康有为、章太炎、孙中山等人的政治哲学的分析,可以看到,传统儒家经典中的政治原则虽然开始动摇,但依然是人们思考政治问题的出发点。而西方的民权、自由、民主、立宪、共和等开始成为中国政治理论的重要观念。在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的目标下,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潮衬托出这个时期政治哲学的开创性和丰富性。

干春松 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重回王道——— 儒家与世界秩序》等。

目录
前 言 断裂中的重构:近代中国政治哲学问题及其效应/蒋孝军
第一节 近代中国政治哲学之正当性问题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治哲学之群独问题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治哲学之进化论问题
结 语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895,宋育仁:西方天体学和地理学,对五行和五伦思想的破坏。人伦——权利为基础的现代政治哲学。群独关系。
政治哲学正当性/群独问题/政治哲学进化论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