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行日记的封面

中国行日记

[法]罗兰·巴尔特

出版时间

2011-12-01

ISBN

9787300146218

评分

★★★★★

标签

旅行

内容简介

有温度的历史,有态度的观察,纪录片镜头一样的素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外国学者眼里的七十年代中国。

1974年春天,正处“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中国大地,迎来了一个包括学者罗兰•巴尔特、克里斯蒂娃和作家索莱尔斯在内的五人代表团。他们在20多天中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安 等城市,参观了各地的重点景物、历史古迹以及学校、医院、人民公社、工厂。

在这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中,罗兰•巴尔特写了三本日记,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中国所见到的人和事,并加入了较为个人化的评价。

目录
第一本日记1974年4月11日4月12日4月14日,星期六 北京星期日,4月14日 北京星期一,4月15日 上海4月15日下午 天气晴朗4月16日,星期二 上海4月16日,星期三 上海4月18日,星期四 上海4月19日,星期五 南京第二本日记4月19日,星期五 南京师范学院1974年4月20日,星期六 南京4月27日,星期日 南京4月22日,星期一从南京到治阳4月23日,星期二 治阳4月24日,星期三 洛阳4月25日,星期四 西安4月26日,星期五 西安第三本日记4月27日,星期五4周28日,星期天 西安-北京4月29日,星期一 北京4月30日,星期二 北京5月7日,星期三 北京5月2日,星期四 北京5月3日,星期五 北京5月4日,星期六 北京第四本日记附件一 主题术语索引附件二 姓名、地名、专有名词索引译后记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2012.029。他在中国寻找性欲,没找到;他在中国寻找“俗套”,到处都是。
1974年罗兰·巴特的中国之行:北京—上海—南京—洛阳—西安—北京。(和杜威1919年的中国行一样,罗兰·巴特也记录了饮食。两者一对比就能看出生活水平在某种层面上的剧烈倒退:杜威吃了各种山珍海味,赞不绝口;而罗兰·巴特只能吃到鸡蛋炒面,油炸馒头片之类的食物,当然他也说很好吃……)
巴尔特十几次细腻地写他握到的中国男性的手时的感觉
巴特比较好玩的三本的书之一。碎片也算是后期一贯的风格,不用诟病。颠覆大师最好的办法是用更加睿智的理论与其在学术史上并驾齐驱,而不是打架或者写个什么牢骚一样的评论——评论不朽之书的书往往是速朽之书。
我更愿意视其为一本安东尼奥尼式的,充满了“偏见”的“人类学”调查报告。1974年的中国在罗兰·巴特眼里恐怕更加类似于某个“原始社会”。这无关东方主义的探险,更与进化层面的文化等级无关,而是彻底的奇观性。虽然如同当年安东尼奥尼一样,巴特的旅行是完全被安排好的,无意外,无褶皱,均质,乏味,更重要的是缺少情欲。但是,就如同他自己所说,这是一次“现象学”的描述。当属于民俗的杂芜被语言的,教理意义上的“砖块”遮蔽掉之后,浮泛在表面的事物恰恰直击历史情境的本质。这是一个敏感的哲学家与语言学家的洞彻与明查。巴特遗憾没能记录下完整的砖块语言,我也遗憾,遗憾我不能寄给他一套大学政治理论课教材,一套新闻联播录像带,一套任汝芬或肖秀荣。言说的方式便是你生存的方式。风格与伦理栖身其间。
当书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无聊的,那无论怎么写就是无聊🥱
“如果我发表它们,那正好就是安东尼奥尼式的东西。但是,有其他办法吗?实际上,我只能:赞同(‘内在于’话语,不可能);批评(‘外在于’话语,不可能);零散地描述一次出行,现象学。”性欲溢出的碎碎念。
罗兰·巴尔特在中国的一些见闻,像是写在餐巾纸上的笔记,行程是中方安排好的,时间是特殊的1974年,感觉作者对这趟行程并无好感,所见所闻也并不自然。只看完了三分之一,是他中国行的三本日记里的第一本,对他眼中的批林批孔并无太大兴趣。也许以后有机会会看完,虽然字数很少读完并不费劲,但是现在是在不想在它身上花时间。
中国关键词:批林批孔;茶;文化大革命;重复讲话;禁欲… 罗兰·巴特的日记也成为安东尼奥尼式的了,这不可避免。因为路线是被安排的,什么能参观,什么不能参观,都被严格限制。但是巴特的感受实在很生动,也很有意思。巴特到了中国居然极力寻求情欲,看到一个俊俏的服务生就开始想入非非。如果说,安东尼奥尼的食物角度对国人来说是新奇的,那么,巴特就是情欲的角度了。至于政治那块儿,相比于那些政治图解小说鲜活得多,可以借鉴得读一读。
重读。是个套娃。21年的中国人看74年的法国人看中国,真不知时间和空间,我们思想的亲缘纽带是在哪个层面上联结。他说,因此,应该以我喜欢的一切为代价来获得革命:这一切便是“自由的”,排斥任何重复的话语和说教性。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