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巴赫金

米哈伊尔•巴赫金

[美]克拉克 (Clark)

出版时间

1991-12-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7.43MB

评分

★★★★★
内容简介

作为20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巴赫金正脱颖而出。他的著述涵盖了语言学、精神分析、神学、社会理论、历史诗学、价值论和人的哲学。此外,他还写出了更专门的著作,论述了活力论、形式主义以及陀思耶妥夫斯基、弗洛伊德、歌德和拉伯雷的著作。在西方的人类学家、民俗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圈子当中,他已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他在这些领域里的成就的哲学基础却鲜为人知。围绕他的声誉的主要分岐仍有待于消除。

用户评论
非常强的阿金研究,生平经历与学术脉络并现却又不过于凌乱——已经非常难得,在此之上还有自己的观点,难怪在别的研究文献中总缺不了这本(无论是引用材料还是观点)。“建筑术”要义的提炼深得我心。
又读一遍,欠课很多,这个封面不是初版封面。推荐回头摘抄下
很久没有这么好的阅读体验了,不愧为所宣称的最权威巴赫金研究专著。P387巴赫金平生学术的工作的总主题,语言的对话性质及其与世界的对话性质的关系。
读的是初版,但这个封面不是初版封面
@2008-06-06 17:48:03
惊心动魄。(诞生脚注一个:“巴赫金一厢情愿地想挣取稿酬的努力也往往化为泡影。刚到列宁格勒,他就动手翻译卢卡奇的《小说理论》,但是从一位匈牙利朋友那里得知卢卡奇对此书不再感兴趣之后,他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盎撒人美妙的明快和自信!有耐心的作者是人间的珍宝。
巴赫金这个几乎与陀一样奇异的人,身体残疾,在流放中贫病交迫,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挨饿,论著无法发表,资料匮乏,听众也越来越少,可他却活过了大部分同时代知识分子,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不断重申对话和交流的意义,为拉伯雷笔下的欢宴和愚人辩护,大声赞美快乐和人们理应享有的日常,对亘古不变的“一”心怀疑虑,拒绝将过去看做“已完成”的废墟也拒绝给生命的生长以界限,以“我”为门槛,在对话之中进入自我与一切非我。在荒谬的时代里,怎样才能忍受这一切?去对话,去欢笑,相信交流和笑的力量,为世界,为我也为你创造意义。“虽然交流的窗口是挫折、痛苦和危险的根源——这些是我们在一个由不可知的事物所支配的世界上必须面对的——但它也是任何自由的必然前提。”“没有绝对的死物:每一种意义终有一天会节日般地归来。”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