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

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

爱莲心

出版时间

2004-07-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66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是国际汉学界研究庄学的力作。作者认为,《庄子》(尤其是其内篇)的主旨是心灵的转化,是从梦向觉的改变,是从低的境界向高的境界的跃迁。《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一反把《庄子》视为相对主义之作的传统看法,对庄学研究中各种各样的相对主义解释作了细致的辨析和深刻的解剖。书中大胆质疑了流传两千多年的“蝴蝶梦”的编排顺序,并认为《齐物论》中“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的“大圣梦”更能体现庄子的思想,而“蝴蝶梦”只不过是“大圣梦”的不成熟版本。《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对《庄子》作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人类杰出心灵创作的杰出哲学作品。

爱莲心(Robert E. Allinson),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撰写和主编了7部著作,并发表了180多篇学术论文。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关于中国哲学的。他被公认为英语世界中庄学研究最高产的学者之一,其主编的《理解中国人的心灵:哲学之根》(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89年以来再版了10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被著名历史学家伊懋可(Mark Elvin)誉为“卓越的成就”。

目录
中译本序
自 序
导 言
第一章 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 B223.55/2443
本书致力于反驳庄子是相对主义者这个观点。前半部分用极度罗嗦迂回的语言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为使读者放弃逻辑与概念分析,敞开赤子之心接受哲学的熏陶,通过直觉的审美的维度达到心灵的转化与超越,摆脱教条主义(温柔地思想?),庄子用神话故事而非逻辑论辩的形式表达观点,从而使人放松戒备全盘接受整个故事。后半部(其实是整本书)则拼命运用粗暴的逻辑分析来统一原本不可通约的不同语境,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前提只是预设而非真理,且可能大有问题。作者认为醒一定是比梦高级的认知水平,完全不能理解为何庄周醒来之后还疑惑谁是本体。本书反驳的每一种观点都显得比作者更有道理。看上去作者陷入自己编织的前后矛盾的大网而浑然不知。最需要转化的乃是作者本人。考虑到哲学著作对翻译水平的要求,译者的理解能力,语言转换水平,也不能令人满意。
一塌糊涂,中国哲学不能由外国人乱搞,此一明证。
Fly me to the moon
完全不能苟同,非要把立体的发散的东西压缩进平面和条框里。翻译非常粗暴僵硬。不过外国学者的研究确实提供了很有趣的思考角度
以极其啰嗦且不具美感的语言试图肢解庄子再重组为自己的argument,就这还被誉为“卓越的成就”?!作者的心灵显然已深深困缚于逻辑思辨的定式模板里,无法拨云见日体会到庄子自由灵动的逍遥之境。穷毕生之力做出这样的庄学研究,只能说于人于己都是相当遗憾了……相比而言,陈璧生老师的反驳文章更值得一看。
2023.8.8 自驾抵达大同家中时读过。本书全篇几乎都在论证一个核心论点:庄子不是相对主义者,而是致力于追求超越表面上的相对主义而达致更高层面的真理。因此论述核心自然是齐物论的篇题、蝴蝶梦和大圣梦:事实上这也符合我在中国哲学课上所受教的观点和我自己的理解。唯一的问题显而易见:车轱辘话说得连篇累牍。
作者表示,庄子成为经典不可能是因为你们俗套的abcd理解,神必的是在她说之前好像没人和他一样的xyz理解——也就是给庄子影响力添砖加瓦的是没人发现的东西。
当雁鸣时,我们听着!
对庄子、或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兴趣的人一定要好好读这本书,虽然它的晦涩程度一点不亚于庄子,至少它证明了中国汉字的灵活多变和博大精深——不需要篡改文字本身,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汉字排列的先后顺序,就能变化出完全相反的意义,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经过了秦始皇焚书、梁元帝浩劫以后,庄子这本书还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了。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