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

荆楚岁时记

南朝·宗懔

出版时间

1987-09-01

ISBN

9787203000129

评分

★★★★★
内容简介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著作,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本指楚族或楚国,后以楚国的境域约相当于古荆州,故沿用泛称长江中游一带。

目录
宗懔及其《荆楚岁时记》考述(代序) 李裕民
校注说明
叙例
荆楚岁时记
佚文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简单的文字,蒙着回忆的色彩,历历在目。
好像绝版了
粗略通读一遍,再慢慢细读
好多节日已经记载了,但是以“节令”而不是“节日”出现的,而且这时候的正月十五没有元宵或者上元一说哦
各季各节都有特色,一年到头皆极可玩赏
格式有点难适应。但这个版本不错。
大三上课阅过,全年风俗介绍。
民俗作为一面镜子,所映照的,即是那时人民的需求与期望,以及面对天灾的种种方法。 相对贫乏的物质催生了人们得以信仰的瑰丽想象,将精神寄予另一个世界,方能忍受当下的苦痛,方能有勇气向不可预知的未来前进。 民俗节日与宗教节日相呼应,更多的是努力贴合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让一切感觉流畅,不至于出现生活层面的阻塞,从而带来心理上的怨愤。 所谓民心,或许就是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得以获得,“礼”的目的之一也许就是民心的笼络与安抚。 回到之前我对末日(苦难)之下,宗教兴盛的缘由,有时对于传统的推崇,一方面是文化之根的稳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抵抗当下所遇到的困难。结合现今种种,我们自然可以从社会所推崇的道德理想中,去体会其中的良苦用心。 在未来我们或许会创造、复兴更多的节庆,用来弥合现实的不安。
万物有灵,有趣的人一直有趣。
大学抄的书之一,宋金龙校注本。所据底本为《广秘笈》本,算是岁时记的老祖宗了。可以看看古人是怎么过寒食、七夕、中秋的,拿来跟今天对比。此书散失挺严重的,佚文还是应该继续搜集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