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依恋的修复的封面

依恋的修复

[美]丹尼尔·A.休斯

出版时间

2019-11-01

ISBN

9787111635611

评分

★★★★★
内容简介

书中描述了一位小女孩凯蒂,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遭遇忽视及虐待的经过,同时也呈现了特殊心理治疗如何促进受创伤的孩子的心理发展与安全依恋。这一治疗模式以依恋理论和创伤理论为基础,并纳入家庭治疗的一般原则而成为一种综合的介入模式。

针对依恋困难的儿童及青少年,《依恋的修复》为致力于与之接触的成人——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父母,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

作者将理论和研究编织成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为经历过严重创伤的儿童提供了修复依恋能力的有效方法,提出了旨在促进儿童发展和安全依恋的专业心理治疗原则和育儿策略。

《依恋的修复》为临床医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和父母提供了宝贵的指导。第3版的更新包括:

我们对父母和治疗师的依恋历史如何影响我们对当前亲子关系的理解;

引入“被阻碍的照顾”概念,以更好地理解抚养一个有依恋困难的受创伤儿童所面临的挑战;

发展性创伤的分类,现在通常用来描述有依恋困难的孩子所面临的挑战;

扩大了主体间性的覆盖范围,并在整《依恋的修复》中展示了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更强的治疗和养育立场(PACE的态度:好玩、接纳、好奇、共情),因为这已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原则,训练治疗师和父母使用双向发展心理治疗(DDP)模型;

更新了DDP(情感反思对话、后续引导、互动修复、加深叙述)组成部分的案例,并讨论了DDP与人际神经生物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丹尼尔·A. 休斯(Daniel A. Hughes)

临床心理学家,执业心理治疗师、培训师,创伤领域专家,美国心理学会会员,双向发展心理治疗研究所(DDPI)主席。该研究所负责DDP专业人员的认证。

休斯博士专注于依恋关系和儿童创伤领域。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举办相关研讨会,培训、认证和督导在其治疗模式指导下的治疗师,并与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一起工作,继续发展这种以依恋为中心的治疗和护理模式:DDP。

目录
目录
致谢
前言
01 养育和治疗的一般原则·1
02 被虐待与忽视的凯蒂·1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我这本书更多是治愈,精准定位,瞄准靶心。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讲一个早年被虐待有依恋障碍的小女孩凯蒂在离开糟糕原生家庭和几个寄养家庭,最终在寄养母亲杰姬和治疗师艾莉森长达一年多艰难而持续日复一日的治愈工作下最终好起来的故事。依恋创伤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巨大的羞耻感让她自己认为自己是坏的,不值得被爱的,和大人的关系就是操控他们以获得想要的,他们没有内化无条件接纳和爱他们的亲人形象。因此治愈工作,就是在日复一日的PACE有趣接纳好奇共情态度下,让孩子理解哪怕自己犯错、行为让大人生气,她自身依然是被爱的。她可以在新的关系中去内化一个爱自己的形象,也可以整合过去的创伤经历,赋予它新的意义。要创造一个结构化监管的生活,不要让孩子有太多可能感到混乱,一直监管到她可以区分什么样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这本书让我看到创伤是可以疗愈的,它需要无限的爱。
19: 太好看了!!感动
窃以为评分有些偏低了。近一年一直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或许费力了些,但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一方面,作为小孩而言爱是可以学会的,只是有一点难。另一方面,如果以后想要生小孩,也一定不要忘记好好学习怎样做父母。
结局很温暖的案例,其实很多内容对普通小孩也通用,解决了一些我对孩子行为的疑惑,为我提供了一些养育孩子的新思路。
可以从里面找到自己成长过程中被忽视的小孩,翻译确实很烂,但这本书内容太戳中我了。里面有太多感动和不可置信的瞬间,还有很多很多爱。非常让人感动的一本书,可以按照这本书来逐步察觉自己的情绪、对抗,对自己的一些行为进行更深的理解。
翻译有些地方减分,所以4星。不过我在读这本书时感觉到治愈, 心很静。
从一个完整案例出发,了解到童年时期是如何建立起与他人依恋模式的,主角是一个极端案例,经历严重的情感暴力和肢体暴力,辗转去很多寄养家庭都无法唤回一个孩子正常的情感依恋。其中比较让我有启发的是,关系中可以发生冲突、可以展示攻击性,但要给对方建立“即使我们发生了冲突我们的关系也不会因此破裂”的安全感。所以在关系中永远不发生冲突意味着某种压抑(没错我就是容易压抑自己攻击性的那个)。以及看这个案例真的会非常生气,很多人没有做父母的能力就不要养孩子了,完全不负责任的教养方式太有毒了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