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牲与成神

祭牲与成神

勒内•基拉尔

出版时间

2022-04-30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0.17GB

评分

★★★★★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作者勒内•基拉尔又一力作。

* 神圣的祭祀为何总与暴力相关?祈愿和平的仪式里为何总有活人祭祀的残忍行为?

* 痛打“替罪羊”何以维护初民社会的内部稳定?

* 综合人类学、考古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哲学的跨学科作品,用“攀比模仿”论超越“俄狄浦斯情节”,建构另一种人类隐秘欲望的模型假说。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的典范,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基于对列维-斯特劳斯,罗杰•凯卢瓦等人有关人类早期祭祀活动的调查,《祭牲与成神》对广泛存在于初民社会中的“活人祭神”行为的逻辑和功能提出了独树一帜的见解。作者认为人类族群中普遍存在一种“替罪羊”机制,杀死“替罪羊”可以将对内的暴力隐患释放到族群之外,从而保全族群内部的和平稳定。因此,暴力的祭祀活动并非宗教自身的产物,而源自族群化解内部矛盾的需求。祭祀行为是人类早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牲与成神》的思路对于进一步理解与阐释早期中国或可提供别样的启示。

作者勒内•基拉尔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被誉为“人类认知领域的新达尔文”。我社还曾出版过他的《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基拉尔的学说以“攀比摹仿”论超越弗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认为欲望是人类的本性,因此羡慕嫉妒是人类的必然情感,冲突在所难免。而“替罪羊”的作用就在于将冲突从内部转移至外部,使其化解,因此其存在是必然也是必要的。基拉尔几部作品中的观点一以贯之,逻辑严密,自成一家,是法国思想性写作的典范。

勒内•基拉尔(René Girard),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人类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1923年生,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常年执教于北美,主要作品除《祭牲与成神》外,还有《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欲望几何学》等。其代表学说“模仿-欲望”说在文学批评、哲学、实验心理学领域中留下深刻影响。

目录
一 祭祀
二 祭祀的危机
三 俄狄浦斯与替罪的牺牲
四 神话与仪式的产生
五 狄俄尼索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分析《图腾与禁忌》那章相当精彩
只看了目录,觉得奇怪,这个西方人讨论替罪观念的时候,怎么绕得开《圣经》里的救赎观念呢?
完全没有另外几本基拉尔读着上头。
主要探讨暴力与宗教的关系,挺重要,也是我很感兴趣的议题,但大多从文本层面分析,实例少。翻译有点碎片化与支离破碎,似乎没有吃透全书,可读性不佳。
人类学的分析模式永远吸引我。冲着名字买的,本来想借此看早期中国的一些祭祀行为,但是发现差别还是蛮大。不过也有一些共通的理论可以使用。里面夹杂了很多对神话的结构和文本的分析,挺有意思。本来想精读,但是能力不太行,就走马观花地略过一遍。如果有机会涉及到祭祀一类的话题,再回来看
抑制暴力 集体一致性 传染性 兄弟冲突 孪生子恐惧 祭祀危机 差别消除 禁忌 乱伦 冲突性摹仿 丑怪-分身附身-面具
暴力是一种污染物,无差别同类的对等关系会导致暴力的传染和升级。仪式正是要去平息它,重建秩序。仪式中的牲祭、人祭可能是对一次真实发生过的原始杀戮的摹仿,宗教仪式并非信仰的外化,并不来自于神话,而是来自于替罪牺牲的机制。仪式暴力的目的在于驱逐暴力,宗教将神圣和暴力混在一起,从而让人超脱于无穷的暴力带来的罪恶。所以替罪羊可能是对替罪人的摹仿,替罪人可能是对那个为大家牺牲了的英雄的摹仿,而这个英雄可能死于过去一场真实的暴力事件。想到古希腊神话中“在这片热土洒下第一滴血的祖先为我们确立了城邦,团结了血脉。“按照作者的思路,这位英雄祖先也未必是真英雄,也可能是众人集体暴力所指的对象,消除内部矛盾的靶子。在他之前的书里,探讨了欲望的摹仿机制,这本则提供了有时间纵深的角度:暴力的摹仿链条最终鞭打在替罪羊身上
孔子愤恨始作俑者,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但为何要做俑,为何俑要象人?本书给出来一种答案。
太好看了
文明的暴力在于对暴力的迟钝、默许与遮掩。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