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直面的人生

无法直面的人生

王晓明

出版时间

2021-01-0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0.70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

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

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

目录
三联版序
初版序
2002年修订版序
第一章 幸运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两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虽难说有什么荡气回肠之感,但鲁迅这个名字,幼年童趣,少年老成,青年意气,中年命途多舛,晚年反抗绝望的样子却在我脑海中种了下来。犹记得一年前和张勤勇老师、罗璇一块吃饭时,聊到鲁迅张老师明显带着一股孑然的勇气。不久后读到汪晖,又反复在他的《颠倒》中看见那些晦涩但又回味无穷的句子。昨天在旧书店意外淘到一套1973版的鲁迅全集,虽说不全,但感觉颇为幸运。我想,我与鲁迅的遭遇尚才开始,今后当时时回味,以对抗这不知名的阴暗与绝望。
这不是一部能被称为“鲁迅传”的所谓传记,或许换个名字:我对鲁迅的想象。倒是不会那么让人不满了。诸多事件的忽略让人怀疑作者之用心,诸多细节的含混不清让人怀疑作者是否有认真研究。对于一些事情的臆测实在让人不满。可是作者的行文又实在是以一种高明人的俯瞰之姿,读来很不爽快。尤其是一些叙述时间线上的往复,让本就叙述不明的事件更让人云里雾里。难怪许子东几乎列举了所有市面上的鲁迅传记,唯独忽略这一本评价如此之高而作者还与其师出同门的作品。
最早读过的鲁迅传之一,偏于思想评传。
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王晓明老师2002年推出的一部关于鲁迅的思想传记的修订再版。鲁迅研究在海内外、尤其在国内,长期堪称显学,钱理群、汪晖、竹内好、李欧梵等顶级学者,都是以鲁迅研究成名,并以此通向更为广阔的学术世界。跟这些学者的鲁迅研究作品相比,王晓明这本篇幅不长的小书,至少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优点)——一是言简意赅,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选择鲁迅心路历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展开论述,由点及面,功力老到。二是问题意识清晰,聚焦于鲁迅心理与思想的诸多矛盾与张力,探究这位伟大人物的心灵特点,及其与家族、社会和所处时代的关联。三是思想维度突出,围绕鲁迅的思想历程集中分析论述,而这种论述,又不同于西方客体化的精神分析方法,而是始终以作者个人感同身受的方式,跟鲁迅的心灵隔空对话,在历史语境里理解鲁迅困境。必须推荐。
即便是看了很多鲁迅的研究资料了,还是觉得这本很好看,对鲁迅思想中黑暗的一面挖掘得很深入。鲁迅是一个有地狱和死亡情结的人,甚至他觉得因为地狱有阎王的审判,倒还比人间更好些。在《失掉的好地狱》中鲁迅把魔鬼描述成美丽辉煌的伟大男子,把地狱描绘成是“好”的,可见他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绝望。强调鲁迅思想中黑暗的一面,并不是否定他,反而是阐发了他思想中深刻和彻底的一面。
“我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种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
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鲁迅的书籍,还是第一次读到,有点意思! 或许读完鲁迅的所有作品,再来读类似的作品,感受会更深刻些,准备将鲁迅作品细读一遍[奋斗]
读来还是有诸多共鸣。幸福的童年,世态炎凉的青年,悲观但抗争的中老年,鲁迅也是时代的产物。本书对鲁迅进行祛魅,直面他内心的“阴暗”。阴暗,才对人性和时代有如此犀利的洞察,也始终与任何群体(家人、启蒙的大众和左翼所代表的党派)都审慎的怀疑,绝望之后依然战斗,才可持久,才是西西弗斯伟大之处。
直面鲁迅的阴暗面,绝望地抗争:因此,人生的种种滋味当中,他体味得最深的,正是那种从仿佛的生路上面,又看见熟识的穷途时的失望,那种在重新找来的光明的背后,又发现旧有的黑暗时的悲哀。 扣一星是因为对鲁迅的阴暗主观臆测还是太多了。
越往后看越有些晕...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