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海妖与圣人
(美) 尚冠文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20-10-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0.12GB
评分
★★★★★
标签
文学
目录
致 谢
导 言
第一部分 意向性的萌芽:《诗经》与《奥德赛》
1.诗歌与参与体验
2.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参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可再看
诗歌以及历史的比较
从诗歌、历史、哲学三个方面比较古希腊和古中国的知识与智慧,所叙述的框架大了许多。但这两大文明本身的内涵极为丰富,这样一本小书所做的比较又必然是很困难的,本书也算是一次读起来还算舒服的尝试吧。
很喜欢!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来打分的时候却发现豆瓣上评价不高。比较文学本来就是一个年轻充满了争议的学科,中国的比较文学规范比国外的比较文学多多了,反而固步自封了。这本书的观点有趣明确,我觉得可以。作者是个美国人,对于《诗经》的理解大多是准确的,并且从思维文化的角度与《奥德赛》展开平行研究,这就足够了。中国的学问深之又深,玄之又玄。装逼装的不烦吗?
p161 ......“列传”字面意思是“排列好的传统” 按:列传者,谓列述人臣事迹
比较的角度看修昔底德陷阱,确实不可避免
似乎是基于沃格林的历史哲学的分析,将历史理解为圣哲洞见之下的人类生存,希腊重视意向性意识,即意识指向与主体对照的客观对象;而中国的参与性特征更为明显,意识自身属于存在之一部分从而参与实在、体验。两位领域截然不同的作者合写,一位希腊学家,一位汉学家,文化比较的意图是要回到东西方各自的问题意识及其解答,从诗学(诗经与奥德赛)、史学(修昔底德与史记)、哲学(哲人与圣人)三个部分进入意向性与参与性,希腊思想的意向性维度侵蚀了参与性,而儒家思想主张政治与社会的参与。书名很吸人眼球,更惊奇的是序言中尚冠文的那首诗。
实体书,其实主旨就是从三个部分,通俗文学,历史著作,哲学理论来比较两周和希腊的不同,文学方面,希腊悲剧的冷峻理性和春秋诗歌的情景交融,历史著作,史经的个人融入历史,历史的个体观察历史,哲学部分,中国的“参与性”,西方的“意向性”的不同。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
线路1
线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