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愉悦,如此忧伤

如此愉悦,如此忧伤

吴晓东

出版时间

2018-09-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4.01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在任何一个时代小说都是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的一个隐喻。想要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是最为可行的途径。我们可以从卡夫卡那里领悟先知的深邃和隐秘的思想、孤独的预见力和寓言化的传达;从青年加缪那里感受什么是激情方式,学习什么是反叛;从昆德拉那里了解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本身的无穷追索;从博尔赫斯的大百科全书那里领悟世界的总体图式…… 正是这些带来了对文学性的经验,对经典的领悟以及对人类生存图景的认知。同时,在中国文学的视域内,“狂人”的绝望、废名的乡土记忆、张爱玲的感性世界、北岛的心灵历程又再次带领我们去感知那些梦想、感性、反叛、失落以及苦难。如此愉悦,如此忧伤。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漫读经典》、《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等。

目录
序 :我们曾被外国文学经典哺育
域外编
《城堡》的寓言品质
地窖中的“穴鸟”
福克纳的时间哲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多已读过。
看了开头26页,分析得很在理。后面写得有些脱力。总体不错。
看了域外编,许多都跟从卡夫卡到昆德拉里差不多,多了加缪、黑塞、卡尔维诺、纪德的几篇。
应该再读一下那本有名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有不少篇章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之间阅读过,如今再读依旧有不少的感悟。此番作品增加了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之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赏析部分。分析鞭辟入里尤为精彩,但仍旧难脱文艺学理论派的论调。吴晓东先生引经据典的能力让人称叹其阅读量之庞大,读之羞愧。
吴老师每本书名都很美。
读着读着,越读越像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课,看到后记,果然是。专业词汇很多,剖析很深刻,犹如在读文学评论、学术论文。书中提到的20世纪文学经典没怎么看过,兴致缺缺,倒是对解读鲁迅的S会馆时期、狂人的绝望,张爱玲的感性世界、阳台意象,读得津津有味。
应该是很好吧!就是有点别扭的感觉,思想老是游荡在文字之上,看不进去!
现代文学部分比外国部分要好
高考前提高语文阅读素养的读物 意想不到地给了我很多启发!kkk突然有点喜欢文学了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